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关于煤炭市场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4年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煤炭市场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 2014-02-19 14:12
    按照要求,近期我们组成三个调研组,分赴河北、内蒙、山西、河南等省区,开展了煤炭市场有关情况的调研。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国煤炭价格走势及下一步趋势初判
    今年1—5月,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行态势。有“煤价晴雨表”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持续阴跌,截至6月5日,5500K综合价格较年初累计下跌24元∕吨,继续刷新历史新低至610元∕吨,较4月末下跌3元∕吨,但下行动能整体呈现衰减迹象(见下图)。
    受此影响,全国煤炭产量、投资规模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1.5亿吨,同比减少2300万吨,下降2%;煤炭投资同比下降6.6%。去年以来,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目前全社会煤炭库存2.92亿吨,比社会正常库存多1.5亿吨左右,表明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利润同比下降43.6%。部分省份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达50%,内蒙、山西等省区关闭的煤炭企业都在100家左右。
    影响煤炭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
    (一)宏观经济增速下调,影响煤炭价格和产销。煤炭是基础性能源,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相关。据研究,煤炭行业在全国GDP增速10%以上时属于暴利行业,在8%左右时可以保本经营,在7%以下时则陷入惨淡经营困境。当前,GDP增长达到新世纪以来的新低,去年为7.8%,今年一季度为7.7%,煤炭行业已告别了经济两位数增长的暴利时代。
    (二)电煤消费和煤炭出口持续减少,煤炭需求不旺。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电力、钢铁、化工等煤炭主要下游行业普遍不景气,煤炭需求不足。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4.3%,增速较上年同期及四季度均有所回落。其中受水电增发影响,火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95小时。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累计消耗电煤43684万吨,同比减少2125万吨,下降4.6%;累计出口煤炭172.5万吨,同比减少188.7万吨,下降了52.2%。
    (三)煤炭进口量持续高位,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大于求状况加剧。去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增长29.8%。今年前4个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1亿吨,同比增长25.6%。澳大利亚、印尼煤炭从东南沿海向长江流域挺进,已进入湖南、湖北和江西;蒙古的煤炭从满洲里大量进入内蒙,煤炭进口已呈南北夹击、沿海入江之势。沿海地区华能、国电、大唐旗下的一些电厂使用进口煤的比例超过60%,进口煤市场份额呈扩大趋势。有市场机构预计,今年我国全年进口煤炭量将突破3.5亿吨。目前,国内煤炭生产企业与国内进口煤用煤企业博弈严重,未来是否在进口煤炭(主要是褐煤)上设置环保标准存在不确定因素。
    综合研判认为:短期内,存在夏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和水电同比下降的利好因素,但在煤炭库存高企和产能继续扩大的背景下,即便市场环境有所缓和,需求有所增长,但也将很快被高位库存和停产复工所消化,煤价大幅反弹难以实现。由于国内煤炭和进口国际煤炭均已接近成本支撑线,价格大幅上涨和下跌的动力均不足,预计两三年内煤炭将在调整中维持当前价格平稳变化。中长期看,煤炭市场仍有较大的下行压力,煤炭行业有可能进入新一轮高成本、低增长、低盈利甚至局部亏损的深度调整期。
    二、陕西煤炭运输及物流相关情况
    1、铁路运力严重不足,公路运输成本较大。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省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以榆林煤炭为例,由于外输通道建设滞后,煤炭输出和电力外送受到了极大制约。铁路运输以神朔线和大秦线为主,神朔线是神华集团修建的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二期扩建后运力达8000万吨,但并不保证地方煤炭外运。大秦线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1-5月共运送有据可查的陕西煤炭109.1万吨,仅占港口调入煤的1.12%。包西线是陕北煤炭南运的重要通道,尽管其设计运能达2500万吨,实际运输达2000万吨,但由于西延段的设计运能仅有1200万吨,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由于外运铁路建设滞后,榆林煤炭运到最近的秦皇岛港,煤价翻了一番多,也带来了高速公路拥堵等一系列问题。电煤在从坑口到电厂的流转过程中价格增长幅度少则50%,多则接近300%。
    2、煤炭运输物流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公路运输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撑,运输物流信息掌握不充分,常有空载等情况发生,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煤炭销售仍主要使用订货会的方式,销售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也不能及时为生产企业提供准确的价格信息。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材料转化,是消化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基本过剩,新型煤化工产品中除二甲醚需求前景不明朗之外,其他新型煤化工产品前景广阔,近年来取得较快发展(见附表1)。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六大新型煤化工包括褐煤综合利用、煤制芳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炭液化、煤制烯烃被列入“十二五”自主创新建设重点。现代煤化工产品作为国家战略性能源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产品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
    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煤化工发展热潮,计划将煤化工打造成支柱产业的省份接近20个,已经基本形成了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等比较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域(见附表2),不仅包括山西、新疆、内蒙这样的资源富集省区,也有一些煤炭资源调入大省和一些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转型”的城市和地区。
    预计未来10年煤化工产业产能年均增长率将达30%以上,2020年煤炭需求3.6亿吨。陕西煤炭属于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三低一高”优质煤,在化工煤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调研发现,如能破解运输瓶颈制约实现铁路运输,提供稳定煤炭货源,仅河南煤化对陕西化工煤需求就将超过1000万吨。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制约着我省化工煤销售。一是长期受制于煤炭运输瓶颈制约。化工用煤既对煤炭产量品质有很高要求,更需要运输渠道的畅通稳定。由于铁路运力不足,河南省与我省部分企业签订的陕煤火车运输合同很难兑现,无法保障运输渠道畅通稳定,一些化工企业心存顾虑,无法放心大规模使用我省煤炭。二是煤炭企业销售服务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国有煤炭企业不仅不积极主动寻找客户市场,等客上门,就是对主动找上门的重要客户也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极大伤害了客户的感情。
    四、相关对策建议
    1、着力突破公路、铁路和电力运输通道的瓶颈制约。山西现有8条铁路运煤通道和“三纵十一横”高速公路网架作为运煤干线。我省应积极与神华集团协商,兑现神朔、朔黄铁路专用线13.1%的地方煤炭外运合同承诺量。积极协商国家电网公司,同时加强与各用电大省沟通,积极争取外送电量。加快彬长至山东、安康至重庆等我省“十二五”重点外送通道建设,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外送通道,满足我省电力外送需要。
    2、加快发展煤炭物流等产业。抓住国家推进铁路行业改革的机遇,研究组建由煤炭企业与铁路货运企业联合的大型煤炭物流集团,打通铁路外运通道。积极探索由省内煤炭企业和陕重汽强强联合,合资设立大型煤炭运输集团,既增加煤炭运力、送货上门,又可获得煤炭运输环节的利润,形成依托于煤、提高煤炭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产业。
    3、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煤炭销售体系。借鉴兄弟省区经验,积极探索在全省建立起统一交易、统一结算、统一安排运力、力争统一销售价格的“四统一”煤炭运销模式,避免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构建全省统一的煤炭销售和直接面向用户的煤炭采购电子平台,促进煤炭上游和下游对接,减少煤炭的流通环节。近期,要责成有关部门加大协调配合力度,通过政府搭台,借助省内外煤炭产、销协会的信息网络优势,促成产销直接见面,合作洽谈,千方百计拓宽煤炭销售渠道。
    4、积极推进煤电联营。推动煤炭企业与省内外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相互持股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从上下游变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实现更加稳定的煤炭供应保障体系。
    5、大力推动“三个转化”向高端化、精细化、终端化方向发展。坚持和发展“三个转化”思路,重点是应用成熟先进的转化技术,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全力打通煤化工产业链,制造出能上货架、进家庭的终端产品。借鉴兄弟省区经验,建设煤-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解铝、煤-电-有色金属、煤-电-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电-盐化工氟化工、煤-电-建筑-陶瓷、煤-电-云计算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幅提升煤炭的经济效益。
    6、争取设立全国性化工煤交易中心。我省煤炭质优价高,如作为电煤使用其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受限。如果作为化工用煤,则市场潜力巨大,能够打开巨大发展空间。建议参考秦皇岛港编制并发布环渤海动力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