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打好新型煤化工带动煤炭产业转型持久战》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5年调查研究报告

《打好新型煤化工带动煤炭产业转型持久战》

时间: 2015-06-21 11:32

内容摘要:在过去三十年中,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结构愈发不合理,综合经济效益也逐渐下降。而随着煤炭市场的动荡和煤炭价格的低迷,寻找煤炭能源体系的“升级”就成为当务之急。新型煤化工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其趋势已不断明显。

关键词:煤化工  煤炭深加工  示范项目

一、传统煤化工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分类占比是:发电用煤51%,钢铁行业消费16%,建材行业11%,化工用煤约5%,其他行业及居民生活消费11%。目前主要煤炭资源省份的煤转化工,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焦炭、电石、合成氨等传统领域。据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的统计数字分析,传统煤化工中焦炭、电石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30%。2009年以来,全国焦化行业虽然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产量近2300万吨,新建投产焦炉产能约3700万吨,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随着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燃气发电等其他电源的快速增长,煤电和发电用煤需求增长受到一定抑制。传统的煤炭初加工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全国拥有煤炭资源的地区和企业正在谋划煤化工的转型升级。

二、新型煤化工的内涵、路径和市场前景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以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和先进工艺后合成的各种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新型煤化工的主要路径是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我国是富煤贫油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由2000年的27%飙升到2012年的57%。2013年9月,美国和中国石油日净进口量分别为624万桶和630万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专家预计2020年有可能超过80%。通过发展新型煤化工,可以直接或间接替代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可以生产天然气、乙烯丙烯、芳烃、乙二醇等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对外依存度均较高,煤化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煤化工产能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将撬动1万亿煤化工产业及设备市场。

三、新型煤化工产业进展情况和面临的难点

新型煤化工属于技术、人才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目前技术和人才等问题还没有完全突破,国家还在示范期,在政策上持谨慎态度。在项目布点和审批上极其严格。从项目规划看,国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中,总共只安排了15个新型煤化工项目。今年3月份以来,有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陆续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其中有5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制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从投资情况看,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每个投资为200亿元计算,共达1000亿元;4个煤制烯烃项目,按每个项目投资200亿元,总投资为800亿元;1个煤制油项目投资预计为300亿元,这10个煤化工示范项目的总投资约2100亿元。从目前的进度情况看,要拖到“十三五”才能完成全部投资。从技术层面看,在示范阶段已经暴露出了煤粉流量波动大、管道设备易磨损、粗煤气带灰含量高、工艺技术不成熟、缺乏驾驭大型煤化工装备的技术人才和高耗水等六大矛盾。目前每生产1吨成品油,直接液化耗水5-6吨,间接液化耗水8-12吨。全国最大的承接新型煤制油项目的神华宁煤集团,仍然没有达到108万吨各类油品的设计产能,2012年实际产量只有86.5万吨。

四、对我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几点启示
  1.下力争取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在我省布置的两个项目早发“路条”。推动神华陶氏、中煤烯烃、兖矿煤制油等先进技术集成的重大转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为重点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做强新型煤化工产业。

2.积极推进在陕央企,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和民营煤炭企业,主动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和产品,走出化解产能新路。加大资源转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急需的下游深加工技术、精细化工企业,着力推进深度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推进大专院校、研发机构和煤炭企业搞联合攻关,在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制高端化工产品上,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彰显陕西的科教、人才优势。加快以现代煤化工技术改造提升兰炭等传统煤化工产业,走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课题负责人:钱远刚

课题组成员:白振中  史鑫旺

执      笔:白振中  史鑫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