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以“三带一创”党建领航力攻精准脱贫主阵地》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7年调查研究报告

《以“三带一创”党建领航力攻精准脱贫主阵地》

时间: 2017-05-18 17:22

    商洛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少有、全省唯一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七个县区均为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商洛市创新思路,以产业带动为主线,以破解金融制约瓶颈为突破口,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探索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金融脱贫“三带一创”和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模式,开启了一条稳固长效的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三带一创”建模式

    产业扶贫关键在于产业带动,难点在于发展资金的筹措。商洛市紧扣市情实际,大胆探索,将扶贫资金投入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把脱贫的根基深扎在产业链上,把产业链牢牢捆绑在经济组织上,实现了稳定增收、精准脱贫。

    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采取“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按照省市县联动、省供销社牵头、贫困户受益的运作方式,市上与省供销社签署协议,精心筛选丹凤华茂、洛南天玉、坤元三家企业作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00万元,扶持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带动25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脱贫。在此基础上,商洛市将试点工作全面铺开,第一批26家产业扶贫企业已上报省供销集团,筹集资金3.67亿元。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已扩大到123个龙头企业,带动1.17万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脱贫。各县区根据当地实际,在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攻坚中出新招,商南县依托上苍鹿业、鸿伟实业、旭初、海鑫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借鹿还茸”、“借鸡还蛋”、“借苗还果”、“借袋还菇”的“四借四还”产业脱贫模式。丹凤华茂公司扶持900户贫困户从事肉鸡养殖、加工和运输,贫困户年增收达2万元左右。

    二是坚持专业合作社带动。采取“政府+市场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为每户贫困户提供3万元的贴息贷款,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实现参股分红、流转土地和生产收益。对特色农业“八大件”为载体的专业合作社优先给予扶贫贷款立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实现扶贫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互动双赢。洛南县中良核桃专业合作社整合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项目,吸纳贫困群众122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通过分红增加资产性收入,通过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保价收购增加产品收益,获得了长效稳定脱贫。目前,全市发展专业合作社1780个,带动2.03万户贫困户增收。

    三是坚持产业大户带动。采取“政府(扶贫开发公司)+能人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依托市区县扶贫开发公司,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种养、营销等专业大户,发挥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贫困群众通过产业融入、土地流转、务工收入脱贫致富。各县区采取“亲戚帮亲戚”、“邻里帮邻里”、“党员干部、能人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子”等形式,通过农村创业能人和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洛南县合兴村苦参种植大户李虎民,流转土地105亩,常年聘用30多名贫困劳动力除草、采种、挖药材,支付工资20余万元。全市培育各类大户3387户,带动1.5万户贫困户融入产业脱贫。

    四是创新金融脱贫。探索建立金融普惠型产业扶贫新机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撬动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率先与省国开行签订脱贫贷款合作协议,融资70亿元用于全市7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联合组建了全省第一家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办公室。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扶贫贷款。由金融机构按不超过1:10的比例扩大贷款投放,为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业发展贷款。全市共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3亿元,撬动金融信贷资金22亿元,为4.4万贫困户提供扶贫贷款。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构建以“草根金融”为主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脱贫融资需求,相继开发出“脱贫贷”、“产业贷”、“互助贷”、“税信贷”等产品,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探索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依托省供销集团带动,壮大市域龙头企业股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全市共筹集产业扶贫资金3.7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投资2.5亿元。

    “三带一创”脱贫攻坚模式的实施,搭建了产业帮扶平台。企业扶贫不能沿袭过去简单的出钱、助物,建一个场所、修一条路,而是培养贫困群众长久的造血机能,通过扶贫一方面使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增强帮扶带动能力,提升企业帮扶的积极性,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充分调动群众的脱贫主动性,从而形成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从“输血”扶贫到“造血”帮扶,达到脱贫的长远性。提升了各类经济组织素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资本金得到扩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帮扶贫困户的脱贫的能力充分发挥。破解了扶贫资金筹措难题。打通了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涉农资金全面整合,首批35亿元开发性贷款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作用显现,全市共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3亿元,筹集产业扶贫资金3.76亿元,争取配套投资3.7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投资2.5亿元。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扶贫贷款6.4亿元,有效破解了精准脱贫资金短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群众脱贫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遴选产业明路径

    扶贫带动产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商洛市在选择带动产业上,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依托龙头产业、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遴选了发展基础好、市场稳定、技术成熟、收益稳固、带动力强、贫困群众参与度高、脱贫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业、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积极发挥产业在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

    一是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核桃加工业。商洛核桃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310万亩,占全省的30%,覆盖农户98%,全市核桃加工企业十余家,形成了核桃产业种植、初加工、深加工,是最具优势和潜力、覆盖农户最广的特色产业。特色中药材。商洛优质地道药材资源丰富,药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发展中药材基地200万亩,形成了丹参、连翘、桔梗、黄芩、万寿菊等商药品牌,涌现出华茂、天玉、天力士、坤元等龙头企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茶叶加工业。商洛是世界纬度最高茶叶产区,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6.9万亩,茶叶加工企业25家,联接29个乡镇、1.3万户茶农,初步形成了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联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发展格局。商洛市围绕龙头企业带动,遴选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核桃、中药材、茶叶种植、深加工和产品经销等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致富产业,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种植、保价收购、吸纳就业、土地流转和股份分红实现产业脱贫。洛南坤元公司依托万寿菊种植加工,扶持624户贫困户种植万寿菊7861余亩,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

    二是积极扶持种植、养殖业。板栗、核桃、香菇、高山蔬菜、木耳等种植业,是商洛的传统产业。土鸡、土猪、肉羊等养殖业,是群众转产就业和增收致富主要渠道。特色农产品“八大件”,是商洛特色农产品。这些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已成为产业扶贫的主阵地。商洛市围绕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带动,遴选了既有种植技术,又有发展基础的核桃、板栗、烤烟、香菇、木耳、高山蔬菜、棚摘果蔬以及集观赏与经济于一体的万寿菊、油菜等种植业,养鸡、土猪、肉羊、肉兔、土蜂等养殖业,作为扶贫攻坚基础产业,带动贫苦户通过发展种养、保价收购实现产业脱贫。洛南广汇兔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断奶仔兔、全价饲料、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产业化服务,带动650户贫困户发展肉兔产业,贫困户饲养200只肉兔,当年出栏10茬即可实现脱贫。

    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商洛乡村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秦岭最美是商洛,自然山水优美,生态环境宜人,历史人文荟萃,旅游景点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美丽乡村基础雄厚,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各显其美,各舒其韵,满足了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是周边市民向往周末旅游目的地。商洛市围绕旅游服务产业带动,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公共停车场、乡村旅馆、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业,遴选了投资少、见效快、知名度高的挂面、豆腐干、粉条等绿色手工食品加工业,贫困群众参与度高、市场销路好的核桃、蜂蜜、板栗、香菇、木耳、金银花等当地土特产,贫困户通过产业经营和产品营销实现脱贫。

党建领航建机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商洛市坚持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资源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确保脱贫不漏一村一户。

    一是夯实了市县镇村四级书记的政治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提高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抓好脱贫是最大的责任”的认识,健全了“市抓推进、县抓落实、镇村抓实施”责任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市县镇村四级书记脱贫的政治责任,在力量摆布上既要攥紧拳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又要各有侧重,做到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市委主要是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示范推动,全面负责脱贫攻坚工作,抓好脱贫攻坚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健全完善脱贫攻坚政策机制,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脱帽上。区县委主要是规划布局、整合资源、督导问责,带头履行好主体责任,把力量摆布在贫困村退出上,抓好县域脱贫攻坚各类规划落地,年度计划的组强实施,制定好脱贫时间表、路线图。镇办党委主要是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培树典型,切实履行好直接领导责任,把心思放在贫困户脱贫上,抓好群众思想发动、脱贫措施落实、特色产业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村(社区)支部主要是精准施策、帮带引领、富民强村、当好一线脱贫“战斗员”,把重心放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上逐户逐人落实脱贫措施,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是开展“两建两带”活动。所谓“两建两带”就是坚持把党支部建在贫困村、园区和涉农企业,党小组建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带脱贫、以党员带群众。通过“两建两带”放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富民强村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巩固提升“五个五”党建科学水平。

    三是发挥好三个作用。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建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建立任务、问题、责任、成绩“四个清单”,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 “火车头”。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好党帮扶工程,着力把党员培育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

    四是发展壮大经济集体。通过资金“拨改投”、贷款担保、股权债权投资等方式,将扶贫资金量化给村集体,使扶贫资金变为股金,股份由村集体所有,由村“两委”规划发展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夯实了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改变了以往财政项目造福少数人的弊端,构建依托集体经济稳固持续的扶贫机制。

    目前,全市抽调3300名干部成立1009个脱贫攻坚工作队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从市直单位选派10名副县级干部到区县党政班子挂职,选派1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和优秀科级干部到98个镇办挂职,选派1280名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技特长的优秀党员干部挂职贫困村“第一书记”,加强了脱贫领导力量,形成了攻坚强大合力。

创新经验可借鉴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时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步入小康社会,必须使产业精准脱贫成为主阵地。商洛市“三带一创”、党建领航产业脱贫模式,找准了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凝聚了全社会整体合力,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产业选择是基础。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产业选择上不求高大上、不求新奇特,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发展适合当地特色、市场相对稳定、获益期较快、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种养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二是产业带动是关键。推进产业脱贫,必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切实将贫困户系在产业发展链条上,引导贫困户参与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确保贫群众能脱贫又致富。

    三是强力推进是保障。脱贫攻坚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最直接的责任,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党建引领,认真履行“书记抓、抓书记”的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分管责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课题组组长:杨三省  李  勇

课题组成员: 田民孝 刘  彤 赵理顺  张建民 李靖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