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技能脱贫——紫阳县以“紫阳修脚”引领技能精准脱贫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7年调查研究报告

《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技能脱贫——紫阳县以“紫阳修脚”引领技能精准脱贫调研》

时间: 2017-07-13 11:25

    以远元集团为核心支撑的紫阳修脚业,是名闻全国的健康服务品牌,号称“修脚第一县”。近年来,紫阳县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行动中,立足资源禀赋,依托龙头企业,面向贫困群众实施修脚业技能精准脱贫,走出一条立地差、资源缺、贫困深的山区县政府主导、产业引领、企业带动、技能脱贫新路子。到2016年底,全县技能培训实现脱贫2200余户,已脱贫带动后脱贫3000余户。通过脱贫补短板、促发展,2014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201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监测排名中前进3个位次,2016年县域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中较上年提升了4位。凭一把修脚刀走上致富幸福路的技能精准脱贫“紫阳经验”,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并普及推广。

 

直面发展困境  科学施策破题

    紫阳县是我省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大县,每年保持近10万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独辟蹊径,把准“穴位”,依托龙头企业远元集团,确定把发展修脚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有力支撑,积极探索以技能型服务型产业推进精准脱贫新路径。

    (一)客观分析县情实际,科学确定脱贫方式。紫阳县长期深受贫穷困扰,致贫因素多,脱贫出路难。一是人多地少,贫困面大,要脱贫必须“走出去”。全县位于秦巴山区深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地无三尺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自然条件差,发展难度大,是一个“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人口总量大,达35万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占27%,群众收入普遍偏低,增收渠道狭窄,基础设施、住房条件、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国家脱贫标准相差较大,长期被列为国定贫困县。要改变长期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转移就业“走出去”。二是贫困人口缺本领、无资本,要增收必须“提技能”。由于深处山区,大部分劳动力多从事一些无技能或低技能的传统农林行业,规模小、产出低、就业窄、增收难,要从事有技术含量、较高收益行业,又普遍缺乏基本劳动技能,很难胜任用工要求,无法顺利就业实现稳定收入。同时,大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外出投资创业更缺乏必要的资本。因此,要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迫切需要从提升劳动技能入手,组织从事适应性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确保每个贫困人口都有一个无须本钱的有效就业。三是原有劳务输出就业渠道无出路、问题多,转移就业必须“变方式”。历年来全县每年约有8.5万人外出务工,多从事采矿、建筑、施工等一些传统危重行业,就业不稳定,安全事故多,一些青壮劳力因工致亡致残致贫,引发不少社会问题,造成新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随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传统的劳务输出转移就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和市场用工需求,需要寻找新的大量劳动力转移模式。由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综合评估,确立把劳动密集型、技术容易学、进入门坎低、效益相对好的热门服务业修脚业,作为实施产业带动技能脱贫的新路径。

    (二)充分利用身边典型,现身说法引导群众。“要脱贫、走出门”。多少年来,紫阳人盼望走出大山,凭借勤劳的双手和不甘世代受穷的志气,同贫穷做着坚持不懈的抗争。但是缺乏劳动技能、缺少资金投入、人往哪里去、路从何处来、贫貌怎么脱,一直是紫阳人直面贫困思变脱贫的最大困惑。在近30年一代又一代人艰难探索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才能使广大群众开阔眼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找到符合县情实际的脱贫之路。通过精心论证遴选,确定了以草根出身积极开拓打拼、已经在市场大潮中成长为排头兵、实力雄厚的旗舰型企业带头人——远元集团董事长郑远元为榜样,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选择风险低、投资小、见效快,对性别、年龄、文化要求不高,只要有志气愿意干、有气力能够干即可“零投资”实现脱贫以至致富的修脚产业。

    (三)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构建脱贫攻坚平台。产业技能脱贫,龙头企业带动是关键。紫阳县委县政府基于县内修脚产业连锁企业远元集团的实力、影响和意愿,以龙头企业搭建就业平台,为贫困群众开辟出一条改变命运、奔向幸福的致富路。一方面,缘于企业家郑远元个人不懈奋斗成功致富的魅力和影响。远元集团作为修脚行业的领军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奋力开拓,在国内打响了“紫阳修脚”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开设直营和加盟店1406家,拥有员工1.3万人,年产值15.2亿元。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形势,未来10年,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业务,按照正在实施的“千城万店”战略规划,将在全国1000余座城市开设直营店10000家,可安排8万人次就业。企业的成功经营、庞大实力和广阔前景,有能力成为产业带动技能脱贫的龙头。另一方面,缘于远元集团富裕不忘乡亲、多方造福乡梓的情怀和作为。远元集团依靠修脚业不断扩大市场取得经营成功,企业创始人郑远元从大山深处走出创业,深切感受到乡亲贫困的艰难和增收致富的不易,决心回馈家乡,带领乡亲脱贫。在帮助家乡建小区、办幼园、带创业、拓就业等大办公益的基础上,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希望通过企业自身发展,愿意提供行业品牌、解决培训师资、吸收劳力就业,带动和引领家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并在全县叫响“一人修脚,全家脱贫”口号。企业家的赤子情怀,使其有意愿、有动力成为产业带动技能脱贫的领头羊。远元集团作为龙头企业的经营实力、外在影响和反哺情怀,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使修脚业能够撑起紫阳脱贫增收的半边天,足以带动全县完成脱贫攻坚的重任。此外,紫阳县还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紫阳硒茶”“紫阳味道”“紫阳茶歌”“紫阳家政”等特色品牌,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壮大富硒茶叶、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等地域特色产业,促进大批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融入产业发展,实现永续脱贫。

 

精准培训服务  扶技助推脱贫

    脱贫攻坚路径确定之后,紫阳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和个人努力有机结合,在品牌整合、龙头培育、市场开拓、靠前服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尤其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促进了修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快速成为精准脱贫的主阵地。

    (一)实施大规模精准技能培训。在对远元集团经营状况和修脚行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全县劳动力结构特点,采取“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订单定向培训模式,与远元集团合作开展修脚技师技能培训。县政府负责提供硬件和资金支持,把投入3000万元新建的职教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修脚技师培训基地,对参训人员实行“三包两免一补”,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教材学杂费、免必要生活费,补贴培训合格者50元交通费,消除了参训人员增加额外花销等后顾之忧。远元集团负责提供培训师资,按照企业要求和行业规范标准进行严格培训,并就岗位安置、工资核算、保底金额、食宿安排、职务晋升、创业扶持、绩效奖励等作出承诺,为参训人员提供了最为关切的就业保障。通过定单式精准培训,总体培训就业率达到70%以上。

    (二)建立保障机制做实做优培训。一是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县上成立技能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紫阳县技能脱贫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县级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包抓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将免费技能培训纳入全县20项重点工作和20件民生实事,年初向牵头部门下达培训目标任务,由镇村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组织培训生源,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二是建立台账精准管理。由县扶贫局、驻村工作队会同县人社局、县就业培训中心,建立在册贫困劳动力参训台账,实行培训一人、销号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确保了全县在册适龄劳动力有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在册参训学员约80%来自贫困村贫困家庭。三是整合资金保障培训。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0万元技能培训专项资金,捆绑县人社局免费技能培训、扶贫局“雨露工程”、农业局“阳光工程”、教育局“人人技能工程”等相关项目资金整合使用,为技能培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也减轻了参训人员经济负担。四是跟踪维权服务就业。县就业培训中心、县劳动监察部门监督企业及时与就业学员签订劳动合同,每月了解学员就业情况,每季度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对就业学员进行回访,每半年到门店实地检查一次,形成“培训+输出+就业+维权”全程服务机制,切实把稳定就业落到实处。五是奖励扶持扩大就业。对吸纳培训结业在册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重点企业,按每人500元奖励企业,鼓励企业多用工、多用本地贫困工。对通过培训进入企业稳定就业的在册贫困劳动力,比照相关产业奖扶标准奖励到户,鼓励贫困人员主动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积极就业;鼓励培训结业在册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从县专项创业贷款担保基金中给予首次创业者8-10万元的贷款担保或贴息,使之进一步增收致富,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就业。

    (三)服务企业发展、保障员工就业、实现互利多赢。县上不仅在用工上大力支持企业,而且在企业拓展业务、解决问题、化解纠纷等方面提供便利,实现了企业顺利发展壮大、员工稳定就业获得较好收入、政府扩大就业解决贫困的多赢目标。2015年2月,召开全县修脚行业创业人士座谈会,协调解决创业企业和人士面临的困难问题。2016年2月,召开修脚产业技能脱贫暨远元集团千城万店战略启动大会,并签订了5年1万人的用工协议。2014年4月以来,全县通过修脚技能培训有7500多人走上就业岗位,并带动全县1.5万人实现增收脱贫。未来五年,紫阳县计划引导3万劳动力从事修脚产业,开办修脚店5000家,预计带动6万人脱贫。届时,全县依靠修脚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人员将超过5万人,占脱贫人口的一半以上。

 

带动精准脱贫  促进县域发展

    紫阳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以及“紫阳修脚”品牌影响,积极推进产业技能精准脱贫实践探索,带动了脱贫致富,扩大了稳定就业,打造了新兴产业,促进了县域发展,收到了明显成效。

    ——加快了脱贫攻坚进程。目前,紫阳县在外务工从事修脚行业的人数超过1.5万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脱贫人数超过年计划的50%。不少贫困人口不仅脱离贫困,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高桥镇铁佛村原本是一个贫困村,全村928户村民,常年在外从事修脚业的达1300人,现有一半以上购买了轿车,在镇安置小区、紫阳县城和安康市购买了新房。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5000元,分别是紫阳县、陕西省的3倍和全国的2倍多,累计在当地信用社的存款金额超过亿元,存款100万元以上的修脚“小老板”200多户,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提高了贫困人口劳动技能。缺乏劳动技能是“走出去”就业创业的最大短板。紫阳县通过政企合作根据务工需求开展劳务培训,使更多的人有了稳定就业积极创业增收致富的技能。仅修脚专业一项,截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免费培训学员131期,培训专业修脚师10805人,为贫困人口创造了一条风险低、致富快的脱贫之路。

    ——促进了富余劳动力较高质量就业。目前紫阳县修脚行业在全国29个省、市分布修脚企业近200家,开办门店2000家,一般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在4000元以上,年薪50至100万元的达30余人,带动3万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而且工作环境均在室内,不再到矿井、建筑工地务工出苦力,彻底消除了伤、病、残、亡威胁之虞。

    ——打造了县域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目前,修脚业已成为紫阳县解决城乡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年创造劳务收入超6亿元。根据发展规划,全县将引导更多群众从事修脚产业,扩大修脚企业数量和规模,提升服务项目和层次,力争到2020年实现年产值40亿元。同时,“紫阳修脚”将提升为全国标志性劳务品牌,成为全国首个靠技师培训、开店加盟、产品配套的“专业修脚县”。

 

成功探索实践  值得学习借鉴

    紫阳县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技能脱贫,必须从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以扶志为先导,以扶技为抓手,以扶业为根本,才能使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进一步增收致富。

    龙头企业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地方龙头企业根植于本土,接地气、有情结、显特色、富活力,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为龙头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群众扩大就业、发展生产、贫困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精准脱贫不能仅局限于一产一业,只要是发展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的地方,都可以成为精准脱贫的主阵地。要充分依托地方龙头企业,鼓励贫困群众跨界创业,跳出农村努力脱贫,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培训技能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立足贫困人口实际,既重“输血”更重“造血”,把增强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作为快脱贫、不返贫的根本途径,使贫困人群有一门以上致富本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使扶贫工作更见效、更有效、更长效。要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实实在在从贫困户出发满足其意愿,实实在在从企业出发满足其需求,切实解决以往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两张皮”问题,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不断促进技能培训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使有限的政府资源发挥更大的催化作用。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实现追赶超越,贫困地区更要奋起直追。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脱贫攻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带动脱贫攻坚。要紧扣追赶超越主旋律,以传统产业就业为主向服务业就业为主转型,以就业为主向就业与创业相结合转型,以体力型劳动就业为主向智力型和技能型劳动就业为主转型,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壮大一业”的裂变。

    自尊自强是脱贫攻坚的不竭动力。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贫穷。如果贫困群众没有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论外部有多少有效的扶贫措施,也难以实现精准脱贫。有志者事竟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把贫困户的“志”先扶起来,引导贫困群众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最终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发挥扶贫措施的最大效能,真正使贫困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走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课题组组长:杨三省

    课题组成员:田民孝  赵理顺  杜  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