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关于蓝田玉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7年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蓝田玉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时间: 2017-08-30 11:19

    蓝田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历史悠久,素负盛名,历史上曾有过显赫地位,见证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蓝田玉几经历史沉浮,目前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中国的地理标识、文化标识和精神标识产品,重振和保护蓝田玉产业,弘扬蓝田玉文化,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现实需要,是我省实现追赶超越的应有之义,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一、重振蓝田玉产业是实现追赶超越的有力支撑

    追赶超越是党中央对陕西的殷殷重托,也是当前全省最重要的中心和大局。振兴蓝田玉正是从省情实际出发,科学把握追赶超越发展内涵、推进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有力抓手。

    重振蓝田玉产业是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堪称中国文化中延续传承时间最长贯穿整个文明史的标志性文化。在远古,玉象征着神权、代表着阶级、权力、礼仪。春秋时期,文人士大夫将玉固有的质地美转化为思想修养和行为准则上的最高标准,玉随之也成为君子、气节、品德、和平、纯洁的象征。蓝田玉作为陕西的文化标识,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政治和艺术,融万千精华为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四大名玉中最具文化代表性,从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到唐玄宗给杨玉环的定情信物,无不彰显蓝田玉的高贵典雅。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中华文明、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讲好陕西故事,让三秦人民生活得更加自信、更有心劲,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挖掘蓝田玉的陕西文化元素和承载的陕西人文精神,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正是当前陕西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同时,蓝田玉是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之一,也是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靓丽名片。

    重振蓝田玉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端是长期制约我省内涵式发展的突出短板。玉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天然具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粘合性。开发蓝田玉可带动采掘、加工、零售、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快速扩张,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是追赶超越的基础工程,也是追赶超越的薄弱环节。近年来,蓝田县以旅游引领发展,围绕三产深度融合,全面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开发蓝田玉高度契合县上整体战略部署,并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要素,必将成为蓝田县域经济中新的增长极。

    重振蓝田玉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追赶超越的现实选择。蓝田玉一直在中华文明的根脉深处延伸,见证了诸多历史变迁,早已化作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2015年,和田玉、独山玉、岫玉年产值分别为150亿元、200亿元和25亿元,而同期蓝田玉产值仅为2亿元。蓝田玉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产品种类、人才队伍与其它三大名玉差距明显。蓝田玉既是艺术消费品,也是投资收藏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又处在价值凹地,极具后发优势。依托西安千年古都、丝路起点、华夏之源的历史文化背景,立足资源禀赋,抓住创建全域旅游试点省份和打造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的契机,整合陕西区位、历史文化、旅游优势资源,重新振兴蓝田玉产业,是推动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是助力追赶超越的重要力量。

    二、蓝田玉产业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

    长期的历史文化绵延,造就了蓝田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但由于产业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方向和定位,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远远滞后于和田玉、岫玉和独山玉。目前产品在量价齐跌的同时,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品牌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目前,蓝田玉从矿石采掘到研发加工、产品推介以至衍生业态的发展,有着以下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储量丰富,开采无序,导致原料不足。蓝田玉储量丰富,据地质部门勘测,探明玉矿带4条,玉矿资源达1100万立方米。但多年来由于管理不力,一些企业无资质违规开采,乱采滥挖、炸山取石等破坏性采掘,导致珍贵玉石资源损失浪费不可估量,同时对秦岭生态造成一定破坏。近年来,在政府严格监管和强力打击下,违法开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2013年至今秦岭北麓环境保护,暂停石材开采,导致蓝田玉无原料供给,取而代之的是河南、山西等地杂玉冒充蓝田玉,大量充斥市场,对蓝田玉品牌造成严重影响,陷入“捧着金碗要饭吃”的尴尬境地。

    (二)品质高贵,加工粗糙,造成产业低端。蓝田玉色彩斑斓,质地温润,是唯一的养颜玉,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目前,蓝田玉多为个体手工作坊加工,设备陈旧、工艺粗糙、产品低端化,破坏了蓝田玉的美感和声誉。产品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体现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的精品较少,整体品味不高,以中低端消费为主,玉卖石价,成为“小姐身子丫鬟命”。河南省镇平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石集散地,目前拥有各类专业市场10个、各类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形成了梯次搭配、优势互补的市场架构。而蓝田玉市场培育远远滞后,目前仅有玉石经营门店500多家,且多为个体散户,各自为战、无序竞争,专业加工、销售市场尚未形成,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

    (三)人才奇缺,引领乏力,致使精品大作缺乏。“玉不琢不成器”。镇平作为中国“玉雕”之乡,把人才的培养和工艺的传承作为核心竞争力精心打造。全县玉石从业人员约25万人,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玉石雕刻大师24人,省级玉石雕刻大师280人、工艺美术大师42人,初中级工艺师1000余人、技术人才5000余人,大师云集为镇平玉石产业发展蓄积了强大势能。蓝田玉雕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知名度,被列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近年来大量技术人才流失,目前玉石从业人员约5000名,大多为初级技术水平,还没有国家级玉石雕刻和工艺美术大师,省级玉石雕刻大师仅有6人,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十分有限,根本不能满足玉研发和生产需求。

    (四)文化承载厚重,开发滞后,使得品牌湮没。精神象征和文化承载是蓝田玉价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它名玉的最大特征和优势所在。但长期以来,对蓝田玉的文化属性缺乏系统性深入研究,甚至仅停留在几个历史片段上,开发和利用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在蓝田经营玉的个体和企业有300多家,绝大多数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与文化旅游、文艺创作、影视节目等深度结合较少,真正以蓝田玉文化作为卖点经营的企业几乎为零。蓝田玉品牌驰名中外,但对这一宝贵品牌的内涵和价值缺乏清晰认知和足够重视,对品牌的商业价值缺乏开发和经营,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对蓝田玉的特点、玉质、价值优势无力展现,蓝田玉的品牌价值日趋式微以至沦入湮没无闻之境。

    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重振蓝田玉产业的雄风与辉煌

    推进大西安建设、实现追赶超越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为重振蓝田玉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振兴蓝田玉产业,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玉文化发展核心竞争力,以质的提升、量的扩张,奋力实现蓝田玉产业追赶超越。

    (一)保护开发并重,依法有序开采

    一是科学规划限量开采。秦岭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是矿产开发利用的准则和红线。要委托专业机构对蓝田玉矿开采体量、范围、方式及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等方面做出权威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开采规划,实行限量开采,彻底杜绝盲目开采、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现象再次发生。二是依法规范开采。蓝田玉属于地方特色稀有矿种,具有不可再生性,要按照国家采矿权管理出让相关规定,采取招拍挂等形式,由一家龙头企业合法开采,严厉打击无证开采和越界开采。三是采用先进开采技术。积极采用“切割落矿干式充填人工矿柱采矿法”等先进技术,提高玉石的回采率、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强化环境恢复治理。严格落实《秦岭保护条例》等相关要求,强力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确保闭坑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良好。

    (二)提高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产业

    一是更新理念,准确定位。蓝田玉属于稀有不可再生资源,低端开发、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违背了市场规律。开发蓝田玉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加强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促进产品加工现代化水平,以质的提升实现产业换挡升级。在产品设计上,依托蓝田玉品质,打造既保留传统精华、又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玉石产品。注重创意设计,推出体现时代特征的新颖产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二是完善产业链,扩大规模。以现有玉开采、加工、销售企业为基础,招商引进全国玉产业知名企业,着力打造玉石原料开采、产品设计、雕刻、质检、包装、宣传、品牌创建、文化研究、教学培训、销售等产业链条,形成摆件、饰品、保健三大体系,成为西部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三是提倡工匠精神,打造精品佳作。专业技术人才是“点玉成金”的金手指,占有人才是掌控玉石市场话语权的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玉战略,招引一批具有国家级工艺、雕刻、鉴赏大师,培养一批省级工艺、雕刻大师和初级雕刻专业技术人才,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切实把蓝田玉打造成精美艺术品。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能力。品牌是能够带来溢价和增值的无形资产。擦亮“蓝田玉”这一金子招牌,充分释放品牌价值,加大对散、弱品牌的整合力度,对外统一“蓝田玉”品牌、统一形象设计、统一宣传口径,增强蓝田玉整体形象。五是融合发展,产业升级。将蓝田玉文化植入旅游、博览、培训、鉴赏等相关产业形态,为产业发展注入灵魂的同时,推动蓝田玉文化的传播,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快速升级。

    (三)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健全监管机构。健全政府监管、协会参与、市场法人三级监理体系,明确职责、厘清责任,为蓝田玉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保障。二是严格鉴定、评估标准。制定蓝田玉标准,组建蓝田玉质检站,对玉工艺品严格检测、挂牌上市、确保质量,坚决取缔不合规范、不经检测的产品上市出售。组建价格评估委员会,对玉料、玉雕产品进行价格评估,为交易争议仲裁和客户抵押贷款提供专业服务。三是规范经营主体。对企业、门店、摊位分别实施“划行归市、亮证经营、星级管理”,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同时,工商、质检、公安、物价等部门要做好证照办理、打假维权、质量检测、维护市场秩序等工作,为经营主体提供好服务。四是建立信用管理系统。依托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和身份证信息,建立并动态更新玉文化从业人员、交易市场及企业信用档案,实现规模以上玉器生产企业、玉器经营者和交易市场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电子化。五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建立集准入备案、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溯源追踪、销售管理、统计分析等为一体的玉产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四)打造蓝田玉特色小镇,融工业、旅游、休闲、文化、度假于一体

    一是以焦岱镇玉产业现有规模为基础,打造蓝田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突出玉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培育规模化龙头企业,着力打造蓝田玉创意、研发、展示、交流基地,旅游、养生、体育、文化鉴赏基地,形成吸引全国玉文化产业人才的汇聚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玉文化传承创新名镇。二是依托以西安金鼎蓝田玉文化石艺博览园,开展蓝田玉文化研究。打造蓝田丝路工艺品博物馆,建设蓝田玉研究中心、鉴赏鉴定中心、工艺展示中心、玉雕工艺大师创意园、交易中心,筹办电商产业园,实现线上展示、交易和结算。三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先导的市场运营模式,通过PPP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借势借力,筑巢引凤,滚动发展,分步经营,打造精品。四是依托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背景,畅通联接白鹿塬影视城、汤峪温泉、鼎湖延寿宫等旅游景点,建设国际化、高端化、人文化全域旅游大环线。

    (五)加大品牌推介力度,重塑蓝田玉文化自信

    加强对蓝田玉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顶层设计,讲好“玉种蓝田”故事,融入蓝田玉文化特质,使其成为西安乃至陕西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一是组织专业机构对蓝田玉进行深入研究。依托蓝田玉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好蓝田玉,深入挖掘蓝田玉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蓝田玉的影响力。二是加大蓝田玉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媒体推介、专家研讨、精品展示、文艺创作、影视题材、戏曲节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对蓝田玉文化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三是定期举办蓝田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有知名度的玉雕奖项评选活动,定期举办蓝田玉雕刻技能大赛,开展蓝田玉雕巡展,组织蓝田玉拍卖会,举办蓝田玉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积极争取第十四届全运会奖牌使用蓝田玉,不断提高蓝田玉知名度、美誉度,使其成为享誉华夏的民族精神载体和民族文化标识。

 

    课题组组长:杨三省

    成  员:田民孝  曹贵斌  张文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