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我省营商环境中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8年调查研究报告

我省营商环境中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调研报告

时间: 2018-08-31 10:26

    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是影响和阻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的一大顽疾。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必须合理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一、关于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承办了各种社会服务职能。经过多轮改革,大部分国企办社会已经得到很好解决。当前国企办社会职能的负担以“三供一业”为主,核心是社会移交改造费用巨大,是每年现金补贴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在调研中发现,“三供一业”中不少管道网线老化,市政供水、供电、供热管网又没有敷设到位,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在实际操作中,移交方和接收方往往难以达成一致,移交方希望以合理的价格尽早签订协议、取得财政资金、完成移交工作;接收方则希望借维修改造之机将相应设备设施改造至较高水准,以满足未来数年的扩容需求,对资金的需求较高,且不急于签订移交协议,“三供一业”移交进程缓慢。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攻坚克难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改革的大趋势。

    一是要加快构建分离资金多方分摊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补偿,鼓励中省企业增加投入,加大对接受“三供一业”地方政府补偿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资金筹集渠道,“三供一业”等办社会职能对部分国企来说可能是包袱,但对很多专业企业来说却是好的资产和业务,要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这些领域。

    二是将分离国企办社会职能与旧城改造、城镇化建设统筹安排、分步推进。借助“三供一业”改革、棚户区改造等政策,全面推进全域城镇化。在安排区域城镇化建设资金时,按规划安排国企职工住宅区“三供一业”的设施改造费用。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国家明令2018年底要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要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纳入地市政府、企业的重点工作议程并建立督导考核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二、关于政策变化产生问题

    全省454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企业抽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产生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因素中,土地、贷款等手续难办理占比31%、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占25%、政府政策变化占22%,部门慢作为、不作为占比17%,其他原因占比5%。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涉及国有土地划拨、新征土地、产权变更过户等,很多企业和项目建成多年仍未拿到土地证,影响企业融资发展。如,法士特集团铸造公司项目,企业按规定交齐相关费用,但因项目土地需整体开发打包上报,土地手续未能及时上报,后来土地政策变化、相关费用大幅上涨,土地证至今没有办下来。供销社企业历经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城市改造等各种变化,资产产权不明晰,未办房产证和土地证情况较多。30年前乡镇政府有土地划拨权、无招拍挂手续,很多乡镇企业没有正规土地手续,如补齐手续需交纳大量费用。一些落后产能和污染较重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前期投资建设顺利,但随着环保政策收紧而停产关闭,企业损失较大。华阴市宏发矿业公司前期在矿山、土地、设备和建厂等方面投资约6.8亿,2015年下半年全面停产整顿,企业陷入困境。

    要充分尊重历史,全面摸清情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到政府责任的归政府、市场的责任归市场,企业的责任归企业。

   一是落实好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企业改制中涉及的划拨土地处置、税收优惠支持、工商变更登记、资质资格承继等政策支持。从服务企业、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做好公司制改制监管和服务工作。

    二是加快推动大型国企整体上市。整体上市作为一项重大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重要举措,是彻底解决和避免产生历史遗留问题的治本之策。要对照上市标准和要求,通过“债转股”等形式加速剥离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各类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学习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同类问题解决方式,“一事一议”解决政策变化产生遗留问题。对于因土地政策调整的,根据土地实际使用年限和目前土地价格合理确定土地价格,补全土地利用手续。对因环保政策调整导致的,根据停工时损失等合理赔偿,支持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三、关于政府承诺未及时兑现产生问题

    部分政府部门和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企业投资时承诺的园区配套、土地、税费等一系列政策或优惠条件,因种种理由不能按时兑现,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囧境。如,宝桥集团公司北门扩能改造项目,政府承诺进行国有土地划拨,但由于多种原因,需要重新挂牌,费用大幅增加。榆林雅牧绒业有限公司筹建的高科技纺织园,因市政天然气、暖气未及时接通到位,企业无法投入生产、损失巨大。商洛农特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因政府领导换届、道路修建规划修改,物流园区前100多米道路仍是断头路,严重影响物流园营业。商洛天士力公司与政府协商建设博物馆,政府承诺出资300万,但博物馆建成后,政府资金仍未能兑现。

    招商引资时“敲锣打鼓”,项目上马后“关门打狗”,表面上是“抹黑”了政府形象,而本质上却是对公共责任的背离,对社会信用的危害及其严重。

    一是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从企业调研情况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问题仍较为突出,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疾。要把园区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重点在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增强园区承载聚集能力。实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达标工程,强力推进产业园区路、水、电、气、热、信息、消防、绿化、防洪等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力争1-2年内,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自贸区等主要区域全部实现“九通一平”,省级产业园区全部达到“七通一平”。

    二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向民营企业作出政策承诺要严格依法依规,并严格兑现合法合规的政策承诺,不得违法违规承诺优惠条件。认真履行与民营企业签订的合法合规协议或合同,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等情况。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对地方政府拒不履行政府所作的合法合规承诺,特别是严重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破坏民间投资良好环境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三是强化涉企政策责任落实。充分吸收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政策后评估。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加大企业满意度调查力度,涉企部门的年度成绩单增加民企“打分”话语权,作为涉企相关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关于部门相互推诿和慢作为产生问题

    历经多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和当地政府的难题,在调研中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各执一词,也难以查清当时实情,但这些久拖未决问题已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刻,时间越久越难解决、涉及费用越来越大。2006年,咸阳渭城区民营工业园区、秦都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及咸阳市高新科技开发区建成百万平米工业厂房,企业已将征地款每亩10万元(其中包括城市配套费每亩3万元)交给园区管委会,管委会将款项用于修通园区道路、水、电管网,而没有将这笔款交给市住建局,导致市住建局不给企业办理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和红线图,市消防部门非三证不予以消防验收,企业10年办不到房产证。陕西颐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地处于铜川市印台区原李家塔煤矿矿区,2007年厂区内出现地面塌陷、围墙倒塌、房屋破裂等严重现象。印台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核查,确认为煤矿采空区沉陷造成,但厂区沉陷治理、厂房加固问题却未得到任何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部门合作,才能更好解决遗留问题,助推企业轻装上阵。

    一是建立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利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线上线下载体,建立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制度和遗留问题推送制度。各地政府要根据企业信息拿出问题清单,明晰问题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对已经解决的及时销账,未解决的查找原因,加快解决。

    二是强化遗留问题督促解决。定期对全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对重大问题研究分析,对重大的企业问题制定专项解决方案。定期对企业反映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防止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

    三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让政商关系真正“亲”起来;明确政商交往中的“负面清单”,让政商心中都有一张“明白纸”。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和快速解决机制,建立“政商沟通云平台”,以“云平台”探索“互联网+政务”新模式,发挥大数据技术效应,整合各个部门政策进行统一发布、统一沟通和解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