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8年调查研究报告

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研究报告

时间: 2018-10-18 00:00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审视我省优势潜能,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加快追赶超越步伐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推动全省对“三个经济”的深化理解、贯彻落实,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三个经济”的重要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发展态势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单一的、静态的区位优势已经不能轻易地转化为地理经济优势,良好的资源禀赋有可能形成并强化“资源诅咒”“低端锁定”,原有的比较优势若不善加运用可能会成为新的发展劣势,市场化配置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把我省独特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着力推动发展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聚焦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聚焦“三大变革”,大力推进发展模式创新;迫切需要自我革命,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满足发展的制度需求;迫切需要对标先进、集成创新,最大限度节约探索成本、赢得赶超先机;迫切需要把握信息化、智能化大趋势,敢于另辟蹊径,善于换道超车,大幅提升陕西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发展“三个经济”,是新形势下对陕西传统优势的重新审视,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在共同作用下构成系统化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思维。“三个经济”的本质是发展模式创新,核心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集聚、辐射和整合能力,根本任务是立足满足内需,用足用好区位、科教、文化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陕西换道超车新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

    (一)枢纽经济:发展枢纽经济重在增强集聚裂变能力,打造要素集聚中心,巩固重塑陕西地理经济重要地位

    所谓“枢纽”,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和关键之处。枢纽经济实质是以交通枢纽、信息平台、科技平台为依托,以聚流和辐射为特征,围绕枢纽进行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供应链建设,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我国枢纽形态正进行代际更替,内陆枢纽城市必将再次崛起。陕西交通枢纽地位明显,但“枢纽”不一定带来“枢纽经济”。随着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货物区域分发中心快速崛起,虹吸效应明显,甚至各类要素“穿境而过”,交通枢纽地位被忽略。在高铁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必须准确把握枢纽经济发展的时代变化,统筹谋划枢纽经济所必需的软硬件建设、产业布局、制度环境等关键环节。在以快速交通为工具和载体、以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基础上,赋予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特征,巩固提升陕西区位优势,形成新的枢纽增长极。立足构建枢纽经济发展新优势,我省应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枢纽、信息网络枢纽、交通物流枢纽、商贸枢纽。

    1.科技创新枢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原创性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前列。要把创新驱动作为追赶超越的战略重点,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区为目标,努力打造科技创新枢纽的主引擎。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环境,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聚集政策洼地,有效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西安打造“世界硬科技之都”,使陕西成为全国创新资源密集、产业高端、创业孵化活跃的发展高地之一,成为全国引领技术成果转化的策源地,向全国领先的创新中心迈进。

    2.信息网络枢纽。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信息流动具有非常巨大的指数效应。我省信息化水平居西部第一,“十三五”末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可望达到0.997。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建立统筹推进机制,提高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营造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早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按需有序共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大数据产业集群快速培育,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作用明显增强,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数字大枢纽。

    3.交通物流枢纽。现代交通是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支撑。我省作为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是毗邻省份最多的内陆省,形成了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要围绕航空高端带动、高铁与地铁无缝对接、高速公路县县全覆盖,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能力,建成高效、便捷的铁路、航空、公路网络和功能完善的“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全链条、可溯源、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孟菲斯”,建成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

    (二)门户经济:发展门户经济重在激活引领辐射能力,打造辐射带动基地,全面释放陕西地缘经济红利

    所谓“门户”,是指出入口和必经之地的信息聚散及合作互动平台。门户经济是依托对内对外开放的地缘便利条件,扩大宣传企业,寻求合作,开拓市场,构建互利共赢大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陕西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具有“八面邻省”的独特地缘优势,产业互补性强,对内对外开放条件较好。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下发展门户经济,是对内陆地区开放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和功能再造。要围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着眼打造互利共赢新模式,高质量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全面提升陕西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在更大范围放大资源优势“共享”,实现区域优势资源在陕西的集中配置和有效辐射。

    1.文化交流门户。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陕西是中华文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重要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文物点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文化国门”的地位不可动摇,“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世所公认。要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粗放型向集约型、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打造有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的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广泛与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互鉴,为坚定文化自信作出更大贡献。

    2.向西开放门户。我省是丝绸之路起点和向西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为沿线区域对外开放搭建了国家平台。在“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将陕西打造成“一带一路”上的五大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陕西质量、陕西标准、陕西品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陕西打造成更高水平向西开放的门户。

    3.东西合作门户。区域合作是实现不同区域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我省处在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开展东西部合作条件优越。要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积极承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发达地方产业转移,推动苏陕、津陕等对口深度合作,将陕西的科技、产业优势向西部其他地区辐射,建设面向西部的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协同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呼包银榆能源经济区、汉江生态经济带、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促进大协作、大开发、大融合,发挥陕西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作用。

    (三)流动经济:发展流动经济重在激发流动整合能力,打造要素交易平台,提升陕西经济特色优势

所谓“流动”,是指物体在外加力作用下引起的运动。在创新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发展流动经济,是顺应世界进入以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全球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创新时代要求,积极打造有效支撑规模要素流动的载体和平台,推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高端化、国际化要素资源在区域内高效整合,促进陕西产品、陕西标准、陕西文化等陕西特色的流动范围和速度,全面激发陕西发展活力,带动形成经济高端化发展模式。

    1.要素流动无障碍。要素顺畅流动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要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部门分割、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升,提供五星级优质服务;进一步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立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便利化机制,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统一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要素流动数字化。信息流能够有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以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是推动“三个经济”的重要引擎。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构建数字陕西创新平台,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变革和商业、服务、管理等模式创新,促进跨界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力争成为“领跑者”。

    3.要素流动有平台。近年来,基于网络平台的产业发展和融合已经形成巨大的规模,具有高度黏性的平台经济已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要抢抓机遇,大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三农”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各类人才供需平台、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化产业化平台等,同时用好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各类国际化展会,为资本流动、技术合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搭建一流平台,发挥对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引流作用,实现高端要素资源同现实生产力高效对接。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实现地理枢纽到经济枢纽的转变任重道远

    1.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省市均在抢抓机遇,勇立潮头。四川大力扶持壮大集成电路相关产业,在成都、绵阳、遂宁、内江4地建设信息安全产业集聚区。武汉搭建“光电技术公共服务与测试平台”和“高端电子组装服务平台”,提供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服务,让初创企业实现“成果”到“产品”的快速转化。青岛创新发展集成电路及元器件等关键基础产业,超前布局传感器及物联网、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北斗导航、3D打印等新兴未来产业。我省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能源化工、航空航天都具备了全产业链研发生产能力,但这些资源分散在军工、省部、院所等各个领域,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先导产业领域“有创新优势、缺产业规模”的问题更加突出。

    2.信息网络枢纽竞争加剧。信息网络枢纽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抢占信息网络枢纽对于各省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全国已有15个省市区制定了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西部省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低廉的能源价格优势,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贵州:提出到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30%以上,建设全国“数谷”。重庆不断完善大数据智能化平台载体,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人脸识别与图像处理产业园、大数据及传感器产业园。武汉作为全国“光谷”,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引进高科技人才,目前已经吸引数千家企业落户,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四川以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产业融合创新为核心,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大数据生态建设高地、大数据研发创新高地、大数据示范应用高地、大数据人才聚集高地。我省政务数据部门、行业、省市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数据互联互通仍未实现,构建网络信息枢纽面临着巨大挑战。

    3.航空物流枢纽短板明显。周边各省在航空产业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四川、河南、重庆、云南、宁夏、青海等18个省区制定出台了促进本省区民航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航空客运尤其是国际客运量较小,居全国第16位,主要原因是航空起降架次受航权、时刻资源、通关效率等限制较多,周边的户县军用机场的资源未开放,全球国际航线网络不完善等。货运方面,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货邮量增速位居全国第三,但总量仅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41%,郑州机场的1/2。主要原因是机场密度低,相关产业布局不完善。目前,我省运输机场布局为“一主四辅”,仅有一个通用机场在运营,与深圳、四川、河南等省市相比,空中资源严重不足。外围路网与机场互联不畅,全国十大机场只有西安咸阳机场目前无轨道交通。相关产业布局不完善,西部机场集团整体实力不强,大型机比重低,远期难以支撑枢纽建设。以“长安号”为代表的跨境铁路货运仍存在发运计划审批难、运费偏高等问题。

    (二)经济外向度较低、产业带动力不强是迈向门户经济的瓶颈制约

    1.地理门户优势尚未转化为门户经济优势。呼包鄂榆城市群、关天经济区、黄河金三角、陕西东大门等门户经济作用尚不明显,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属起步阶段,与相邻的八个省市之间的融合协作机制还不健全。三大区域中,仅有关中区域对周边的山西、甘肃、宁夏等有较强的吸引力,陕南、陕北的区域影响力较弱。从进出口贸易看,2017年陕西进出口总量仍不足全国万分之一,配置全域资源的能力较弱,对外贸易度仅为1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迫切需要既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缩短物理、空间的距离,同时实行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税率、通关便利化等,在非物理距离上进一步缩短距离,解决省内外的经济分割问题。

     2.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外贸易方式单一,加工贸易占比重达63.9%,未形成多点多面发展。在外商投资中,韩国和香港在合同外资方面占比84.0%。实际利用外资排全国第19位,与GDP总量相近的安徽、重庆、天津、四川比较,分别占其33.9%、44.2%、49.6%、58.6%。实际利用外资停留在浅层面,90%以上流入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发展不平衡,西安进出口占比93.8%,实际外资方面占比90.0%。

     3.产业影响力带动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科技和产业链高端产品占比普遍较低,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新经济新业态培育缓慢。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推广不足,旅游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发育不足,2017年完成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5.7%。世界500强115家中国上榜公司,陕西仅有延长、陕煤2家入榜。2017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我省无一家入围。

    (三)各类要素聚集流动力不强是制约迈向流动经济的主要原因

    1.电子商务对我省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还不明显。2017年,四川、浙江、广东、河北依旧保持着第一梯队的增速,尤其是广东、浙江在巨大的基数上还保持超过30%的增速。西部的甘肃、贵州、西藏为全国电商销售增速最快的三个省份,尤其是临省甘肃通过阿里平台卖出的商品金额比去年增长114%,位列全国第一。河南引导建立了EWTO(电子WTO)贸易制度和规则,占领新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制高点和话语权,成为中西部跨境电子商务的“领头羊”。而我省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快递业务量及活跃度均比较低,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基数小。2017年陕西快递业务量为4.58亿件,同比仅增长24%。

    2.营商环境仍不够优,难以形成政策高地、成本洼地、营商福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步不小,但仍总体靠后。在去产能等方面成效不明显,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企业获得感不强。西安相比北上广规模小,经济总量小,目前除了对本省各地市的虹吸效应外,对外省各要素聚集吸引力有限。

    3.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不活跃。科技对产业发展贡献率不足,旅游资源禀赋价值发挥不充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突出,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明显。

    三、发展“三个经济”的路径和重点任务

    (一)全面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打造换道超车新优势。一是加大军民、部省、央地三大融合力度。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若干跨区域、跨行业的军民融合协调机制,在确保国家安全和核心机密的前提下适时推进解密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研发平台和科研设施实现共建共享,推进重点军工单位股份制改造、混改试点和专业化重组,积极支持引导“民参军”。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交易信息平台和产业联盟资源整合能力,搭建全国性协同创新平台。二是大力发展枢纽产业集群。围绕“陕西2025”确定的14个重点产业领域,按照“强链、补链、扩链”思路,积极谋划一批补短板、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加快打造300万辆汽车产业集群,继续推进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等建设。三是全力支持西安建设硬科技之都。强化顶层设计,精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聚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痛点、难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技术交易平台、金融支持平台,打造国家硬科技战略策源地、创新引领区、产业集聚区、政策先行区。借鉴中关村经验,引入前端“挂号”、云端存储、后端生态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认证服务、金融服务、行业服务、快制服务、营销推广服务等一站式精准服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构建“西安研发、辐射”+“其他地市承接、制造”的模式。

    (二)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引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骨干通信网络,鼓励大中城市实现全域公共免费Wi-Fi接入,推进IPv6改造和建设,开展5G网络建设试点和商用部署,乘势而上建设西部网络枢纽。推动网络与公共服务、实体经济、民生发展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优化集成作用,力争在数字城市、高效物流、协同制造、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13个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和产品。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建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加快能源互联网发展,因地制宜推进能源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先行先试,鼓励建设能源互联网交易平台。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生产服务业,推广云到端直连农户的精准农业服务新模式。加快全领域全类型电子商务全覆盖,鼓励B2B、B2C、C2C 等多种电商模式在陕西落地生根,鼓励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通过陕西口岸开展跨境业务,支持本地企业开展电商跨境贸易,建设好跨境电商园区,力争把陕西建成辐射“一带一路”乃至全球的电子商务中心。加快大数据行动计划和“云端陕西”建设,尽快打破区域间、行业间的信息壁垒,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开发、数据安全等数字经济业态,建成大数据产业的生态体系;创建云计算产业园,重点发展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云物联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和“西部云高地”。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互联网产业,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与人工智能开发机构和应用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搜索等多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三)建立完善现代综合立体枢纽体系,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产业。按照“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思路,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和米字型高铁网、“辐射+环”状城际铁路网建设,不断完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借鉴美国孟菲斯发展国际航空货运的成功经验,以海航、京东两个千亿级现代物流大项目为引领,加快建设航空货运和数字物流,统筹推动陆路、空中、信息、管道立体化发展,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进一步放大空港“临空+自贸+保税”的叠加优势,促进空港、陆港、高铁港“三港联动”,加快形成以机场为核心的普货、快递、仓储等多功能航空物流中心,持续提高“西安港”和“长安号”班列运营水平,增强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统筹推动航空货运、机场管理、仓储物流、物流金服、智慧物流等核心板块建设,按照“实体+金融+数字”的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促进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多式联运技术装备水平,努力为物流产业和企业发展营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发展环境。向国家申请牵头构建丝绸之路货运网络信息系统和政务通关系统,把我省打造成“网络丝绸之路”的物流信息枢纽。

    (四)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一是加快自贸区改革创新力度,争取建设自贸港。赋予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各个片区既服从整体改革的方向又坚持差异化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借助自贸区政策优势,建设多式联运设施装备、信息交换接口、服务等制度标准体系,建立以“一单制”为核心的便捷运输机制;搭建全省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打通集信息、支付、保险、金融于一体的物流信息链;出台高速公路货车分时段差异化收费、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补贴多式联运示范项目等政策,促进空港与陆港融合发展,开展陆海空国际多式联运。建设全品类进出口口岸,支持西安申请进口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二是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依托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按照分圈层布局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机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空港基础设施产业,航空服务、航油航材、航空物流、航空食品、航空快件等航空运输和物流服务产业,黄金宝石、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贵重药品、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加工业等航空运输指向性较强的产业,以及临空总部经济和会展业、旅馆业、航空竞技业等产业。三是全面提升优势产业外向度。发挥我省中高端制造业、科技和原料、劳动力价格等优势,积极拓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的国际市场,加强整机、整车、整装配套出口能力建设,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优势产业出口竞争力,精心构建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精工制造出口模式。

    (五)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一是打造“全球最佳中转枢纽”示范基地。以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将落户西安为契机,大力推广“AI旅游+智慧出行”新思路,搭建文化丝路全球文旅产业营销平台,实施全球智能民宿示范工程,推进全球文化旅游产业研发基地,培育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二是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和文化企业的资金、人才优势,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打造企业、院校、创业者共同参与的文博创意产业生态体系,打造陕西“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暨“丝绸之路”国际文创交流基地,建设全国文物复、仿制品中心和旅游纪念品基地。三是壮大文化产业新业态。探索对文化创意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鼓励的机制改革,鼓励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文博创意等产业发展,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建,加快“西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等建设。

    (六)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以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抓手,围绕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空间格局,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大西安都市圈,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创新一体化、同城化合作机制,以“互换区域代管”“区域共建”等模式,聚焦多方资源优势,形成相向发展合力,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科学统筹“三大区域”发展,充分把握现代交通、信息网络发展给“三大区域”合作带来的便利条件,发挥大西安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促进相互开放、相互支撑,协同联动、互补融合,合力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拓展对外合作,向东:发挥三星项目示范效应,深化与韩国各领域合作,建设韩国在我国内陆最大的产业聚集区,积极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向西:加强与中亚各国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商贸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并延伸至欧洲,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向南:深化与港澳台、东盟地区在金融、旅游、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加强与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现代农业、资源开发等领域合作,全面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北:依托比较优势,拓展共同利益,开展与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交往。

    (七)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压缩相关项目的办理时间为硬指标,倒逼相关部门和行业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实施人才强省重点工程。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兼职创业,放开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岗位总量、绩效工资等限制,搭建一流科研平台,在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科研经费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流服务,大力引进国际顶尖人才、产业支撑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三是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集中力量建设“两区两园”,争取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等国际性开发机构入驻或设立分支机构、代表处,支持省属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提升国际化经营和辐射能力,积极与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清算、结算金融合作;发展金融新兴业态,以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性担保、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为重点,加大能源金融、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力度,加快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消费金融、“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新兴金融业发展;增强创新创业融资能力,制定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投入、管理与退出标准及规则,积极设立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广泛参与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兼并重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