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8年调查研究报告

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 2018-11-14 00:00

    生产性服务业以其涉及面广、带动性强、融合度高而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我省生产性服务业起步较早,近年来大力推进七大领域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市场规模、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促进了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目前,与国家出台推进意见的任务和要求相比,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层次和成效相比,与全省地位、作用以及处于追赶超越的发展态势相比,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目前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效

    2016年以来,我省按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意见》,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技术和会展服务等七大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实现了有序健康发展,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省现代产业升级增效的重要推动力。2017年底,全省规上生产性服务企业1495家,比2016年增加218家,增长17.1%。其中,西安市774家,占全省比重51.8%,企业数增加122家,增长18.8%。全省1277家规上生产性服务企业营业收入总量达到2632.35亿元,比2016年增加386.43亿元,增长17.2%;营业利润223.21亿元,同比增长32.2%;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47.83万人,比2016年增加3.22万人,同比增长3.5%,增速比2016年提高1.6个百分点。而且,内部结构调整明显,以七大领域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总服务业中的增速逐步上升,2017年全省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高出规上服务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产业集聚加快,并与制造业产业集群配套,新兴的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快速发展,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方式不断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活跃,已逐渐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竞争的关键点。近年来,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应用为支撑的业态创新,形成了“互联网+产业”“政府主导平台+商业平台”以及“专业化科技服务基地”等多样化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杨凌示范区围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测认证、农业科技咨询及科技培训等生产性需求,培育发展专业化现代农业企业和机构60余家,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宝鸡围绕钛产业链打造服务链,依托宝鸡高新区创业中心等科技服务龙头企业,集聚机构、建设平台,形成辐射和带动示范效应。省上建立“陕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助推新技术研发创新,累计交易金额4000万元。陕鼓动力建设“透平装备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平台”,实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取得服务用户和拓展盈利双效益,被工信部评为2017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陕汽集团建立天行健智能系统平台,对产品实时运行实施远程监控、诊断,开展后续预约服务,延长了产业链。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推出,促进了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协同联动成效显现。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形成了资源要素流动共享和资金融通、数据对接、规则相通的生产服务业良好生态。支持科研、教育和工业协同创新,推进沣东新城科技资源统筹基地建设,构建产业园区、公共研发平台、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载体和空间。目前,全省国家级众创空间发展到73家,省级众创空间达到146家;国家级孵化器有31家,省级孵化器达37家。推进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半导体国际合作产业园等3个国际合作产业园加快推进,咸阳、大荔、汉中航空等3个经开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陕金集团、科控集团和西安、宝鸡、杨凌、渭南、咸阳5个国家级高新区共同设立关中高新区创业投资基金,促进了高新区协同发展。同时,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自贸区建设机遇,依托空港、陆港、口岸、信息四大平台,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重点领域发展良好。近年来,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稳步增长,尤其是七大重点领域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方面,制定了省《关于加强金融工作的意见》,引进富邦华一等外资银行6家,外资保险公司11家;建设灞柳基金特色金融小镇,吸引200余家基金企业入驻,审批基金募集规模超过2000亿元;推进杨凌农业、韩城保险创新试验区和铜川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现代物流方面,加快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推进西安新筑铁路物流基地、长安航空营运基地、西咸新区现代服务贸易企业聚集区建设;支持阿里巴巴、京东、海航等大型物流企业在陕项目加快实施;推进西安市成功获批全国商贸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家商贸物流企业被确定为全国物流标准化重点推进企业。电子商务方面,完善全省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91个、仓储物流中心109个、镇村服务站点5538个;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9个;加快与跨境平台企业合作,持续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跨境电商专业基地建设,2017年西安国际港务区跨境电商出口突破500万单,进口突破10万单,跨境出口单量位居全国出口试点城市前列。研发设计方面,加快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应用,支持生物医药、钛钼钒新材料、3D打印、北斗导航技术等产业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推进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2017年全省技术合同数为31355项,成交额达921.55亿元,居全国第四,其中本地合同数转化率达到49%。人力资源服务方面,完成国家级中国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报审工作,2017年举办现场招聘会6135场,派遣人员总量23万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用人单位5000个,培训服务29万人,测评服务11万人,猎头服务成功人数22376人,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168万次。信息技术方面,搭建陕西省科技管理服务一体化“科技云平台”,数据资源拥有累计约1.7亿条;支持建设西安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推进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西安信息惠民城市试点示范。会展服务方面,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成立会展行业发展联盟,启动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通过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提高了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了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二、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国家《指导意见》与我省《实施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全省推进成效看,当前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面临不少短板和问题亟待加强和破解。主要表现在:

    1.发展水平比较滞后。从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来看,我省仍以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现代物流、跨境电商、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份额较小,尚未达到支配地位,严重制约了工业生产与服务业联动发展。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例,我省服务机构数量少、竞争力弱,全省仅800多家,占全国的2.6%;2017年平均每家机构营收1481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1%;从业人员持证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且服务业态主要处于中低端的培训、招聘,像人才测评、猎头等高端业态很少。

    2.服务需求明显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唇齿相依,制造业则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我省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游的零部件加工、组装和制造部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信息化、智能化升级进程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精尖的产品较少。2016年,我省在能化产业占比下降的情况下,装备制造业不升反降,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低于全国水平14.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比重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2017年下半年,尽管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占比仍然偏低,对利润的拉动率仅为5.2%和3.2%。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制造业发展更多的依赖劳动力和资源、资本的投入,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融合互动发展机制,对生产性服务业还未形成足够有效的需求。

    3.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近年来我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但市场化程度仍然比较低。从人力资源服务业来看,2017年全国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就业和流动的人数为2.03亿人次,我省仅为168万人次;全国平均不到6.5人就有一人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就业和流动,而我省则为22人。从物流业来看,我省电子商务总体交易规模小、跨境电商发展尚不充分。2017年全省快递业务量仅为4.58亿件,不足相邻的河南、四川、湖北的1/2,与发达省份广东、浙江相差更远。总体来看,目前我省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不足,缺乏大企业引领发展支撑平台,没有形成产业的有效集聚,且生产性服务业未能很好地对外放开,资源优化配置不够合理,一些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可由市场途径提供的服务体系协作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不得不在生产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4.企业规模总体偏小。2017年底,我省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495家,营业利润223.21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47.83万人。而四川早在2015年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就达到3294个,营业利润264.27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为64.98万人。相比之下,无论是企业数、营业利润,还是从业人员平均数,均远远落后于四川。同时,我省生产性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较少,难以对全省起到较强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上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产业聚集程度较低,阻碍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5.统计体系亟待健全。尽管国家统计局已于2015年初步建立了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分类,但我省尚没有建立与之对应的、具体的分类统计体系。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第三产业划分出生产性服务业,而按照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一些行业也应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加之对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也比较笼统,没有将生产性服务业从传统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核算统计。此外国家五年反馈一次核算结果,相关统计数据存在缺失、滞后和可比性不足等问题,统计指标不能充分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全貌,难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各级及时精准指导决策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快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省处于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在实施“五新”战略,培育新动能根本支撑中,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对标《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优化存量、做优增量、扩大规模、提质增效,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顶层设计。一是落实中省发展战略和政策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等精神要求,基于国务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指导意见》和省上《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按照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规划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以2020年、2025年为时间节点,作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二是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关天经济区、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型城镇化、国家主体功能区、关中城市群、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等近30个国家发展战略中均有覆盖。我省应积极把握战略机遇,在相关国家战略中准确定位,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布局有机融入其中,享受政策红利,借势借力加快发展。三是立足发展实际和禀赋优势。我省位于国家地理几何中心,信息、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明显;居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有利于打造对外开放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能化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基础雄厚,新材料产业全国领先,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在全国地位重要,文化、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有望引领全国;作为著名的科教大省,创新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优势凸显,构建起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体系网络。这些优势条件和基础,应作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托。四是着眼市场新需求拓展重点领域。在省《实施意见》确定重点突破的七大领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市场化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为新需求的节能环保服务,以适应全球服务外包新趋势的离岸、在岸服务外包,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和提高竞争力不断延长拓展服务链等新的生产服务业态,以基于信息、网络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智慧等技术快速升级换代的数字经济服务,加快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开拓领域、创新路径、开辟市场并做大做强。

    (二)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市场规模。按照做大市场主体总量、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做强市场主体、培育扶持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加强市场服务监管的思路,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强健生产性服务业脊梁。一是培育壮大省内企业。加大政策支持,着力培育、支持打造一批规模较大、创新性强、有国内国际影响的大型龙头企业,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推广陕鼓、陕汽等企业售后服务经验,促进省内大企业、大集团发挥优势,创新理念、管理和商业模式,由单一生产向生产加服务转变,拓展服务链条,提升综合实力。鼓励省内有条件的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引进国内国际企业。加大“引进来”力度,支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百强生产性服务企业在陕设立区域总部。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同省内优势企业合作,在金融、物流、高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群。对有规模、有品牌、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鼓励通过连锁、联营等形式扩大规模,支持开发较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住“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等机遇,在生产性服务重点行业、新兴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带动性强、品牌示范作用明显的重大建设项目,积极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用地、融资等难题,促进项目及时建成达效,以带动全省生产性服务企业成长和产品供给。四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高技术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支持大中城市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培育打造一批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生产服务业集聚区。

    (三)突出人才建设,提升人力服务。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省内丰富的科教培训资源,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发培训,培养创新团队,建强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急需的高端人才,积极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外人员来我省创新创业。建设大型专业人才服务平台,增强人才供需衔接。大力推广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我省“一院一所”股权激励模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二是推进创新创业发展。拓展各级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等功能,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交易信息平台和产业联盟资源整合能力,搭建全国性协同创新平台。培养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团队,建设设计、创意人才队伍,建立创新发展服务平台。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培育工作,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服务模式、内容等创新的保护,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良好氛围。强化标准支撑,开展质量诚信和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创建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领消费,带动生产制造,推动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品牌。三是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需求的人力资源产品。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引导各类企业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和使用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四)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面向省内社会资本、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开放。推广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信、邮政、铁路、民航、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生态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组改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引导外资企业在陕设立生产性服务企业、各类功能性总部和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营运基地等。根据国家规定有序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明确有关部门统计职能和任务,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发布制度。优化境外投资审批程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三是营造发展环境。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更加便利的审批制度,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行业办事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破除制约企业发展和业务办理等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五)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加快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类扶持政策,加大在税收、财政、融资、土地以及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税收上,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科技型、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比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财政上,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创新使用方式,发挥最大效益,有效通过贴息担保、定向补助、资本金注入、引导基金、PPP、以奖代补、创业投资等途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融资上,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省成长性企业引导基金等支持服务业重点领域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模式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土地上,将生产性服务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鼓励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营生产性服务业,在改革试点区域允许对城镇低效用地的改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用水、电、气上,消除服务业价格歧视,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生产性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服务业用水、电、气等要素供给与工业同价。对工业企业分离出的非核心业务,在水、电、气方面实行与原企业相同的价格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