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18年调查研究报告

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 2018-11-22 00:00

    近期,我们赴西安、咸阳、榆林、汉中等市以及部分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本状况进行梳理,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并上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当前我省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是GDP增速为近年来最好开局,占全年GDP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989.14亿元,同比增长8.5%,为四年来的最好开局。从一季度GDP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度分析,2010年-2018年我省一季度GDP(不变价)与全年GDP之比图1所示,呈现“U”型趋势,2010年以后呈现下降态势,到2015年-2017年为谷底,加大了后续三个季度完成任务的压力。今年在全省范围实施“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大部分地区限产停产的条件下,一季度GDP占全年GDP比重上升到19.15%,回升态势明显,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1:2010-2018年我省一季度GDP占全年GDP比重变动图

    二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速,但实现全年目标仍需加压。投资仍然在我省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2010-2017年投资占GDP比重分析(图2所示),投资占GDP比重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已经超过100%。虽然我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3.1%,超过10%的全年投资增长预期目标,但根据往年经验分析,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任务,投资仍需自我加压,全年保持一季度这种增长势头。

    三是与兄弟省份相比,我省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根据已公布的27个省份的数据看,我省主要指标好于去年同期。

 

图2:2010-2017年投资占GDP比重变动图

在全国17个省份增速有所放缓的背景下,我省逆势上扬,表现抢眼,由2017年一季度的8.1%上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8.5%。从省级排名对比看,我省GDP增速由2017年一季度我省排名全国第10位,上升到全国第4位,仅次于贵州(10.1%)、云南(9.3%)和江西(9.0%);我省一季度GDP总量排名由2017年的18位,超越天津、重庆,上升到16位,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各地市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趋势。从动能变革看,创新驱动更加明显,西安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3.5%,咸阳围绕CEC8.6代液晶面板项目,配套冠捷、飞利浦彩电等上下游企业19个。商洛、韩城民间投资增速超过60%。从质量变革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质量明显提升。汉中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绿色食药、装备制造和现代建材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9%,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收入增长40.24%。海航和京东联手打造西安全球物流总部,“西安年·最中国”、“榆林年·最中国”等促使旅游更趋品质化、国际化。从效率变革看,我省各地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提升。1-2月份,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8.1%,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1-3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28.3%,同比增长18.07%。西安户籍新政再升级,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万人。

    五是全年经济趋势的预判。从全国来看,近年来全国每季度的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6.8%左右,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从我省来看,一是我省能源产业发展处于上升区间。在全国煤炭淘汰落后产能大背景下,全国煤炭产能由2013年的40亿吨,下降到2017年的35亿吨,而我省煤炭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今年1-3月份原煤产量增长15.8%,加之国际原油价格增长40%的利好,带动一季度能源工业较去年同期增速加快3.4个百分点,为我省能源工业全年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基础。二是非能产业延续良好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9个月超过50%,生产价格指数PPI连续18个月保持正增长,显示我省非能工业运行环境持续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三是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新能源汽车、交流电动机等高技术产业增速达19.4%,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8.9%,消费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累积。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超过8%的目标。

    二、高质量发展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结合实地调研的有关市和县区发展状况看,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提质增效任务依然艰巨。当前部分市县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一些具体问题应予以关注。

    1、关于西咸新区划转后咸阳发展的功能定位问题。西咸新区划转西安市托管,从省级层面进一步理顺了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迸发强劲的发展动能,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咸阳来讲,发展成熟的5个半园区划归西咸新区,咸阳的功能定位将出现变化,泾阳县从一个工业县变成了农业县,剩余园区大部分同质化低层次的产业不足以支撑咸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期内发展受到了影响。一季度咸阳经济发展增势回落,预计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消费总额同比增长5%、3.4%和9%,分别降低了3个、13.9个和4.9个百分点。当前,咸阳发展的功能定位需尽快明确。

    我们认为,一是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省上将西咸新区划转后对咸阳产业布局带来困难,影响了咸阳市经济发展。省上要把咸阳发展的规划定位、产业布局等纳入关中平原城市群统一考虑,结合咸阳区位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明确西安、西咸新区和咸阳之间的功能定位,以实现差异化、互补性和融合化发展。二是支持咸阳优势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省上在项目布局、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支持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把招商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建在产业链上;引导医药、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

    2、关于榆林持续转型发展的环境问题。榆林“一煤独大”的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在煤炭需求总量增加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直接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加快转型发展的压力大任务重,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新出现苗头性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全市新增产能预计实现工业产值不足80亿元,是历年最小的一次,稳增长压力大。一批建成的煤矿核准产能低于实际产能约2000万吨,一些未批先建煤矿约3000万吨不能生产,产能不能有效释放。二是营商环境不佳,在全省排倒数第1位,投资总量不高、增速较低、后劲不足。三是金融生态不优,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严重。受前些年榆林民间借贷影响,金融机构在榆林放款十分谨慎,如神木市金融机构存在余额较年初增加61.41亿元,增长12.55%,贷款余额仅增加5.95亿元,下降2.85%,存贷比为40.49%,造成榆林大华能源改性甲醇生物合成燃料、府谷县恒源循环经济示范小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停滞,一些项目成为烂尾工程。四是延长集团拖欠榆林石油开发费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38亿多元,其中累计欠缴定边县23.31亿元,靖边县10.42亿元,严重影响到定边、靖边等县区的正常运转,甚至出现发工资困难问题,类似问题在延安也比较突出。同时,调研市县普遍反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按期还本付息有一定压力。

    我们认为,一是省政府出面协调推进已建成的煤矿产能重新核定,妥善解决未批先建煤矿手续问题,确保这约5000万吨已建成煤矿产能有效释放和投资早日得到回报。二是进一步支持神府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为契机,提升营商环境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台阶。三是省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延长集团拖欠地方政府的石油开发费问题,考虑今后由省上负责征收延长集团石油开发费并向榆林、延安进行分配,对延长集团过去欠缴榆林、延安涉油县区的石油开展费由省上拨付资金予以弥补,切实解决涉油县区的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问题。

    3、关于加强汉中资源整合和绿色循环发展问题。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为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只有汉台、南郑、城固、勉县4个县区有经济指标考核任务,重点是水源地保护和绿色循环发展。一季度汉中预计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地方财政收入收入完成13.34亿元,占预算的27.08%,超均衡进度2.08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支撑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不稳固,主要依靠以汉中卷烟厂和陕钢汉中公司为代表的中省企业,其中汉中卷烟厂拉动工业增加增长10个点以上。目前,汉中境内有陕钢汉钢公司、汉钢集团、略钢集团三个钢铁企业,各企业资源和优势各不相同,整合力度不够,优势不能互补,没有形成整体竞争力。在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以来,钢材价格已降低600元左右,对几个钢铁企业影响很大。

    我们认为,一是加快推进汉中境内陕钢汉钢公司、汉钢集团、略钢集团整合工作,抱团取暖,从矿产资源供给、钢材深加工等方面加强合作,延伸钢铁产业链,形成竞争力。二是用好国家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加强旅游资源高水平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无序开发。加大陕南茶产业扶持力度,打造陕茶品牌。三是积极争取中央和调水省份的资金支持,加大对陕南水源地重要支流资源水源地保护投资,筑牢水源地保护安全屏障。

    4、关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快创新发展问题。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不同于以往,美国针对中国加税的领域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以迟滞中国快速崛起。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我省科技创新资源实力雄厚,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事业单位,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科技创新资源就会在我省进一步聚集,价值就会在省内充分释放,将会培养出一批高新技术创新型领军企业。错失发展机遇,我省科技创新资源短期在省内释放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

    我们认为,省政府要高度重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机遇,省科技厅、工信厅、国防工办等部门应该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对接。一是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国家在近期将出台关于量子通信、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系列重大科技专项,我省积极作为,主持或参与中央专项计划,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和高水平的合作开发,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赋予军工企业一定的自主投资权限。向中央积极建议打破军工和民口界限,制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方案,减少和下放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社会投资的审核,军工集团赋予下属军工企业一定自主投资权,扩大军工单位外部协作,形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体系,以尽快实现军民融合突破发展。三是大力支持瞪羚企业发展。以进口替代产品的瞪羚企业为重点,成立陕西瞪羚企业家创新合作联盟,在企业创新投入、技术研发和转化、融资、人才引进、土地、市场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为其跳跃式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促使其不断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