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2020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 2020年调查研究报告

2020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分析

时间: 2020-03-09 10:47

关于加快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研究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的产业体系,这对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了新的表述和部署,也标志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近年来,我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构建起了与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但仍存在工业结构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弱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一、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和安排,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增动能,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日益显现。我省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改造提升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原油、天然气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三,陕西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积极打造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先进产业集群。培育形成现代煤化工、基本化学品、化肥氯碱、精细化工与化工新材料4条主产业链,工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2%,高于能源工业4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018年达399.5亿元,新能源产业增加值237亿元。服务业贡献率持续提升。持续推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技术和会展服务等七大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2017年全省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5.4%,高出规上服务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成为投资增长的新引擎,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产业不断壮大,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启动建设或建成运营,2018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6.3亿人次,增长20.5%,旅游总收入5994.6亿元,增长24.5%。服务业增速始终快于GDP增速,占GDP比重稳定在40%以上。着力壮大数字经济,加速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推动5G规模组网,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成长。现代农业体系加速构建。“3+X”工程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色产业提质扩面,基本形成产能稳定、保障有效的粮、果、畜、菜、茶五大主导产业供给体系。粮食产能稳中有增,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果业发展势头强劲,苹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近1/31/4,猕猴桃产量占世界的1/3。畜牧产业升级加快,“北羊、南猪、关中奶畜”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羊奶产量占全国的46%。菜茶产业突破发展,全省蔬菜总产1810万吨,茶叶产量突破10万吨。

(二)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我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加强规划指导,强化政策引导,放宽市场准入,凝聚各方共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一是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及集团。积极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榜样引领作用。延长石油、陕煤集团入围世界500强;延长石油、陕煤集团、有色控股、东岭工贸、迈科集团、建工集团和陕汽集团等7户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有色控股、东岭工贸、陕汽集团、西电集团、隆基绿能科技入围2014-2018中国制造业500强,陕西投资、西安高科、陕西粮农等5户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100强,曲江文投连续入选全国文化产业企业30强,成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龙头企业。二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25.96万户,同比增长39.14%,首次实现年登记量过百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94.66万户,同比增长29.75%。目前中小企业在陕西省经济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贡献了80%的城镇就业。全省评定的陕西省名牌产品中,中小企业更占到85%以上。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我省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托。三是各种所有制企业均得到长足发展。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增长,2019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万亿元,增长11.23%,利润总额444.56亿元,增长13.83%,运行质量和效益稳中有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为我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54.6%,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达46.8%,产业活力持续增强。大力吸引外商投资,2019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23家,同比增长14.13%,实际利用外资77.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7%。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占62.31%,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性产业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我省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坚持和深化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发展战略。在关中实施“1155”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在陕北加快补齐基础化工产业短板,大力发展终端产品,推进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在陕南践行生态优先理念,探索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着力提升重点领域产业链水平,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三大区域主导产业逐步明晰,区域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关中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现代材料、食品医药、生态旅游等区域主导产业体系。关中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8.3:46.8:44.9调整为2019年的6.8:40.8:5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西安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宝鸡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列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正在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变压器”,促进稳就业、稳增长的“稳定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培育新动能、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提供了有力支撑。陕北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6.9060.93:32.17调整为2019年的6.90:63.6229.48,能化基地煤、油、气产能居全国前列,煤制芳烃、煤油气综合利用等一批全球首套装置先后投运,煤间接液化等一批世界先进的自主技术加快产业化,基地已成为陕北发展的核心支撑。陕南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15.59:48.54:35.87调整为2019年的13.14:44.68.38:42.18,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绿色有机食品、生态康养等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汉中产业集聚区、安康飞地园区、商洛高新区建设成效明显,陕南园区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60%198个重大循环产业和一县一业项目落地建设。

(四)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我省立足自身科教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各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搭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科技资金持续投入的支撑服务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坚持以创新链延伸产业链,以产品创新拓展消费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九条)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陕鼓模式,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支持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器建设,稳步扩大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涌动。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围绕创新培育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项目、人才、成果、平台、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2018年我省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264.74亿元,比2017年增长11.9%,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省研发经费的比重为49.7%。紧盯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航空航天等10个产业技术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省综合创新水平指数67.04%,位居全国第9,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75.42%,位居全国第4

通过不懈努力,我省以采掘为主的能源型经济结构正在向能源精深加工、非能产业多元支撑转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区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从“十二五”末的8.8:51.5:39.7调整为2019年的7.7:46.4:45.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1%,高于GDP增速2.1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占GDP10.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0.8%。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兴产品快速增长,其中单晶硅产量增长2.3倍,太阳能电池增长22.1%,工业机器人增长21.6%,产业结构趋优。

二、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省产业结构仍以重化工为主,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型升级水平落后于经济规模扩张水平。产业链的完备性和集聚程度比较低,处于低端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当前全球经济剧烈波动、国际经济秩序快速改变的情况下,我省产业发展在增速、企业利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仍很艰巨。

(一)工业结构不均衡,非能工业支撑作用弱

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业内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陕西重工业总产值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保持在78%以上,轻工业总产值占比与重工业占比差距在57%-63%之间波动。行业结构不优。传统工业占比大,新兴工业产业、信息技术、医药工程技术等技术附加值高、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产业、产品在工业结构中占比偏低。

能化工业处在中、低端水平,高端产品少,上游产业比重过大、下游产业弱小,上下游产业结构错配、抵御能源价格波动能力较弱。现代化工产业中精细化工产能低下、原料型、燃料型产业比重过高,沿产业链向前沿、高端化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有机化工、精细化工产品更少。以煤化工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虽然单项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果的成套技术还不成熟,受环境及成本制约较大,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能源工业越发成为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较大的易波动敏感产业,增加了在复杂形势下经济运行的风险和隐忧。

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和先进省份有相当大的差距,大中型企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新建项目用地多、投资大、周期长,一般要3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投产达效转化为工业增加值,很难对经济增长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的流程改造、技术升级、产品更新往往牵一发动全身,投入、风险大,企业改造积极性不高,产业升级推进较慢,运营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依靠产能规模增加利润,在应对补贴退出、产能调控、贸易摩擦等重大政策调整时,难以及时有效转型规避,受经济形势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中高端制造业规模小、比重低,造成工业整体结构层次偏低、转型升级缓慢。2017年以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持续发力,均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整体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在10%左右,经济新动能的蓄积尚显不足。

消费品制造业发展集聚度不高、整体规模小。消费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其项目建设周期短、达效快,很多可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对短期内扭转形势作用明显。同时,其产业市场平稳,税收贡献大,持续稳定,对技术改造主动性也高,产品转型升级快,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几乎都是消费品制造强省,消费品制造业也一直是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我省工业重型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消费品制造业日渐式微,也导致我省工业发展活力不足

(二)产业融合度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5.9%,与全国的53.9%相比,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严重制约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全省现代化产业结构。多年来,第二产业一直是我省发展主力,第三产业贡献率、拉动率并没有明显上升,对经济贡献度偏低的情况依然存在,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相背离。

其中,传统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2018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几大传统产业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45.8%。而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业等新型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4.5%

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规模偏小、行业发展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结构,仍然以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传统行业为主,科技含量较高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比重偏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业等仅占服务业总投资的8.4%,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融合度不高,服务业“自我循环”,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偏低,融合效益不明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等仍主要存在于工业企业内部,专业化、规模化水平较低,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不足,对人才和资金等要素的集聚能力还不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三)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较弱

我省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我省创新能力排名居全国第13位。但我省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部属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活动仍存在研发活力不足、经费投入强度较弱、新产品创新绩效欠佳、小微企业科研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

企业研发活力不足。2017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仅有44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7.15%,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8.96%)的一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有118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8.83%,也比全国平均水平(27.43%)低8.6个百分点。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大中型企业在我省工业科技研发活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是0.85%,较上年减少0.03个百分点,全国仅排名第15位,低于全国1.06%的平均水平。除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央企以外,其他领域不足2%

企业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十分缺乏。在能源化工领域,缺乏煤高效转化制合成气、甲烷等技术,甲醇高效转化技术,新型重劣质油、煤焦油加工技术,烯烃、芳烃生产技术,特种合成材料及高端化工品技术,生物质化工技术,以化石原料的全生物降解材料技术,氢能领域技术,太阳能与地热能转化领域,储能技术领域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三电”关键核心技术是制约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包括电池正负极、电解质、隔膜及黏结剂高性能材料开发,电池测量、监控、安全管理、均衡管理及热管理技术;电机的永磁化材料、逆变器开发,感应电机U/F、转差频率、控制、矢量及自适应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架构搭建、控制器开发等。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特(超)高压输变电及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等技术的不足制约能源电力装备发展,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技术的缺乏制约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发展,阵列式高精度喷头等核心器件的关键技术制约增材制造装备的发展,节能与环保装备、石油冶金重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也十分缺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在我省同样缺乏,在5G基础设施及终端设备应用方面,我省也缺乏相应布局。在医药产业技术领域,我省欠缺经GLP认证的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所有研发药品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试验只能通过其他省份申请实施,中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化学原料药合成技术、化学药品控缓释技术有待突破,组织工程产品研究存在技术瓶颈,医疗器械所需核心器件依赖进口。

以上不足和问题,直接导致我省企业新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714.89亿元,仅排全国第24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43%,而全国平均是16.90%,我省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也导致相当一批企业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单一生产环节,加上企业长期以来粗放式增长,更多关注有形资产的扩张和生产规模的扩张,而对技术专利、人才、品牌、渠道、客户和方案等各种无形资产和知识资产的储备明显不足,产业沿价值链攀升和融合发展能力不足。同时,还导致我省企业在产业体系培育上缺乏吸引力,还没有形成大、中、小企业聚集配套发展、产业空间协同布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的产业发展格局,对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配置作用弱。

(四)现代金融发展不充分,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不足

2018年,我省金融增加值达到1419.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与全球发达经济相比,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都是一个偏高数据,这反映出了我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程度较低,对实体经济支撑不足,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不均衡,对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贡献度也不高。

融资保障能力仍需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普遍。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多,但落地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仅为18.6%。直接融资工具运用不充分,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2018年,全省人民币贷存比为75.11%,处于全国24位,大量存款资源被吸收投放省外,资金外流仍然严重。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截至今年8月,全省在境内上市的企业仅52家,数量和融资量都远远低于四川、新疆等省区,已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仅占GDP3.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上市公司中最大市值的陕西煤业仅898亿元,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5家,上市公司市值与GDP占比20%左右,在全国排22位,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亟需提升。

地方金融发展滞后。地方金融机构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慢,与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发挥,有的自身历史包袱还很重,无法对经济形成支撑。地方法人银行资产在全省占比30%,新增贷款占比为29.89%,与发达省市地方银行的市场占比还有差距。地方法人证券、信托、保险支持省内项目还有很大拓展空间,区域股权市场、创投基金作用发挥极不充分。

金融风险防范不能掉以轻心2018年,我省共化解不良贷款365亿元,全省不良贷款率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但重点地区和行业的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仍然较大,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成较大压力。担保融资中因为担保企业的素质和能力不高,担保公司套取政府风险补偿金的现象难以杜绝,导致担保公司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非法证券、交易场所以及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时有发生,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个别大中型企业债务违约以及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时有暴露,同时各类市场上市、发债以及开展多元化融资的意识和能力普遍不足。

三、原因分析

(一)产业布局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引导力度不够

全省产业规划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导致相关产业布局分散,同产业上下游密切相关的生产企业分散在不同市县,形成产业链的缺环和同类企业的过度竞争。

能源化工产业是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大大小小有30多家化工园区,但无论是面积、产值、产品种类,均没有进入全国前列。能源化工产业链形态决定了其空间上集中度越高,容纳的产业形态就越多,产业链条就越长,附加值就越高,且在节能减排、绿色生态发展方面效应也十分明显。但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中,我省无一入围,也无缘潜力十强园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煤化工业园区也未进入30强,而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却跻身其中,分列第6位和第20位。

汽车产业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省内配套率较低。宝鸡历史上是我省乃至全国汽车工业集中区,如果近年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时相对集中到宝鸡附近进行空间布局,对打造汽车全产业链、提高我省汽车产业竞争力,都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全省11个市(区)中均有汽车相关产业,且各自提出整车发展目标,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引起同质竞争,降低了汽车的零配件及本地配套率,增加了企业成本,也不利于产业链的布局。全省汽车省内配套率不到40%

电子信息产业在西安高新区、经开区等若干开发区都有分布,过度的同质化竞争影响了产业的集聚度,也加大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开出不切实际的优惠政策,导致项目落地后难以落实,或者是落地后项目的收益情况远远低于预期。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

行业头部企业的发展对构建产业体系有巨大作用。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的发展,促使浙江、广东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我省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对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龙头企业行业带动作用相对较弱。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入榜的中国企业(不计台湾地区企业)119家,平均销售收入665亿美元,平均利润35亿美元。东部省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对较好的省份上榜企业多,行业分布较广。其中北京56家,广东13家,上海7家,浙江、福建均有5家,分布在能源矿产、信息技术、有色金属、商业贸易、金融、工程建筑、装备制造、交通物流等广泛的行业,对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而我省仅延长石油、陕西煤业两家,收入分别为438.058亿美元和424.19亿美元,利润分别为3.07亿美元和0.91亿美元,远低于平均水平。据《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为202家,总估值7441亿美元,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占全国总数的77.2%。这些独角兽企业中,有26家起步于企业内部孵化,孵化独角兽合计估值24,677.01亿元,估值占比达到了53.42%。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孵化7家独角兽企业,中国平安和腾讯集团分别孵化3家独角兽企业,这些独角兽企业给予孵化头部企业一起,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或基于已具备的资源优势进入新领域,对产业布局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我省仅4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只有77亿美元。

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仅占4席;陕西企业10强中,民营企业仅占2席。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我省在竞争性领域相继组建了诸多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企业虽然对整合省内优势资源,形成竞争合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占据大量优质资源,投资效率较低,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资源优势难以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挤压了民营经济发展,阻碍了市场活力释放。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优,政策落实不到位

产业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个人破产法不健全。缺乏针对创业者创业失败导致债务问题的个人破产法,导致众多的创业者由于无法按期还贷等问题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创业者的再创业积极性。涉企收费方面,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比较直接,但是在经济复苏比较缓慢的情况下,企业整体的经营比较困难,目前对企业的效果仍不明显。企业办理专利变更等业务时,仅地址变更也要每项收费1000元,对于专利较多的企业,仅办理地址变更的费用就几十万,增加了企业成本。

政策落实不到位。以《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九条》)为例,2016年出台的《陕九条》,进行了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提高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快科技成果产学研协同转化等方面的大胆改革,但在落实中,财政、税收、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部门由于没有上级相关政策文件支持,无法落实,影响了科研人员研发转化的积极性,科研和技术成果、人才流失现象加剧。新旧政策衔接不够,近两年环保政策趋严,而我省相关政策迟迟不能出台,导致需要继续办理经营许可的企业因无法顺利办证被迫停产,复工日期不确定,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

政务基本信息共享还未实现全覆盖。部门联合办公、并联式审批还未完全实现。中央明确要求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全国共享,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公民基本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企业信用信息归集不全面、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沟通不畅,严重制约了审批效能的提升。网络监管平台不健全。监管不公开透明,同时,跟踪监督中采用问卷调查、实地座谈等形式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多数企业希望通过有效的网络平台加强及时监管。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不健全。如能源化工基地,个别市县政府部门在园区规划建设中缺位,园区水、电、路、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没有前瞻性规划,达不到企业尤其是精细化工企业入驻标准,企业入驻需要自己筹集资金解决,规划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成为园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吸纳承载能力不足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也是工业化的载体。我省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多问题,对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作用不明显,甚至存在阻滞发展现象。

在城市规划方面,有的地方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不同功能区处理不当,过度强调功能分区,产城融合不到位,城市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增加。有的城市规划战略性不足,原本的生产功能区,远离城市居民集中生活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功能区内出现大量集中居住小区,对区内企业生产经营,产业升级造成影响。

在公共服务方面,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体育、文化设施功能不全,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招聘不到高层次人才,主要原因是对子女上学、住房、就医等问题不满意。近年来,我省连续出台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反响。但除了省会西安取得较好成效,全省总的来说人才减少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64.4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占全国2.77%,居全国第16位。比上年净增28.96万人,增长0.76%,增量为近年最高。其中,省会西安在人才户籍新政的带动下,增加38.7万人,而其他地市净减少10.3万人。据《2018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34.64万名,其中陕西籍生源毕业生最多,有24.49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0.69%,其中有6.82万人在其他省区就业,仅此一项,就占了劳动年龄减少人口的53.91%。另据《2018年陕西农民工监测报告》,2018年陕西外出农民工共536.5万人,其中有165.24万人外出到省外就业,占比达30.8%

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大城市大而不强,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县城与小城镇人口、空间规模偏小,初步形成特色产业的小城镇不到20%,且已形成的特色产业因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而对县域经济带动效应不强。县域产业园区建设起步晚,建设条件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依旧明显。城乡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支等方面差距均逐步扩大,城乡在社会保障、户籍等方面的差别与隔阂仍然存在,进城人口“两栖化”现象普遍,相当一部分人在城镇居住但未在城镇落户。

(五)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

我省企业粗放式生产经营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观,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央早就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我们在发展上从更多的依靠资源要素转向更多的依靠科技创新、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绿色集约发展、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但我省在发展上仍旧依靠传统发展方式,路径依赖非常明显,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不到位,创新性、竞争性不强,倚重能源的产业格局尚未根本改变。2018年我省规上工业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74.8%,下降缓慢。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和中央组织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公报》,我省绿色发展评价指数排第23位,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企业对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形成,有的对环保技术改造不主动,有的被动改造,只满足于达到现行标准,对绿色发展的要求、方向、路径不明晰。2019年,我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环境违法问题立案7627

四、加快构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立足实际,重点从体制机制、产业政策、科技创新、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推动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一)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有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功夫摸清全省产业发展底数,按照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发展基础、城乡一体化水平,逐一梳理评估各地市各类产业,对每个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效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研判,在目前全省产业发展基础上,以工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产业。

工业方面重点培育以下六个产业:以煤制油、煤制烯烃为主的能源化工业,以新能源汽车及“三电”系统等关键环节为主的汽车产业,以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平板显示等电子信息制造及软件服务与应用为主的电子信息业,以涡桨支线飞机、通航无人机、航天装备、电力电子装备、机床工具等为主的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业,以钛、铝、镁等有色金属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为主的食品工业,尽早形成若干万亿级支柱产业,形成工业产业体系主体架构。同时,加强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加快形成千亿元医药产业规模,加快推动治金、建材、机械、纺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铸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动能,倾全力支持打造更多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融合发展为主战场,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建筑业以大力发展地热能技术、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为主要努力方向,推动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在尽早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服务业方面,聚焦“三个经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服务创新、拓展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金融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物流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完善现代产业领导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成立全省优势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参照四川、贵州等兄弟省份推进产业体系的做法和经验,对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每个产业由一名省级领导任组长。有针对性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确定年度建设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及时跟踪检查优势产业建设进度,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重点产业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对全省重点产业企业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相关厅局、各市、各开发区要及时跟踪统计数据,财政、审计、税收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及时调整更新配套政策,确保优势产业支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结合国家制定的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区域发展规划,制定区域产业布局指南,进一步明确各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版图。加强规划引领、生态把关、差异化支持,综合考虑各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物流条件、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环境容量等基础资源和比较优势,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准确定位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加强省、市联动,完善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各市产业协同发展。

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钛材料、航空装备等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航天装备、电力装备、平板显示、机床工具、煤化工等5个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明确重点产业的区域布局及各区域的重点产业布局。引导园区合理布局,促进园区升级发展。完善各类基地(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区,推动产业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三)聚焦产业高端化,形成发展的拳头优势

认真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始终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和衡量我省现代产业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坚持绿色化引领、集群式推进、特色化发展,完善循环产业链条。各地市要树牢生态环境优先理念,引进和培育任何产业都必须具有绿色内涵,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即使能产生短期经济效益,也要壮士断腕、坚决舍弃,实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良性循环。

全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力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强西安、宝鸡、咸阳、榆林、延安、汉中工业制造企业间的协作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以智能制造带动全省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现代化步伐。深化信息技术在纺织轻工、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努力使产品发展更好适应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三是有重点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推进方案,推动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四是快速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集群化水平。关中要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相关的服务业,建设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中心。陕北陕南以市县等居民聚集区为中心,着力发展教育、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聚集地。

(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做优做强。对标世界500强,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支持企业推进转化战略而已,推进跨国经营、海外并购,加快海外研发、营销,售后网点布局,整合境内外高端资源,谋划建设海外投融资中心,不断优化全球产业链资源配置。

加快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实施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扶壮培优一批专业水平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小微企业入驻国家级、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创办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开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制度,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行业“小巨人”。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化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破除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待遇公平。鼓励扩大民间投资,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议事规则、工作规则、监督规则,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持续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创新管理提质增效行动。鼓励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流程。引导企业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支持企业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建设,创新绩效考核和收益分配机制。

(五)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强化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基础

在科研创新和产业产品的结合上下功夫。全面实施“1155工程”。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系统梳理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高企业科研决策话语权,鼓励企业参与项目课题的筛选评定,省级科技创新项目面向企业征集,支持企业和院所一对一开展技术攻关。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建立完善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机制,力争3-5年内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强化创新过程中的市场需求导向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市场、企业、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介用”深度合作、开放共享的创新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

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新优势,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快实现重大突破。每年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与开发项目,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计划,重点在机器人、增材制造、氢能装备、光子芯片、前沿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前瞻布局技术研发,创新技术攻关组织机制,着力破解一批瓶颈技术,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推动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加快实施5G网络试商用,全面实施IPv6网络改造,建设覆盖全省的物联网感知设施,科学有序推进数据中心布局和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培育发展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高端软件、4K/8K电视等产业高端领域及移动支付、智慧企业、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核心技术和产业核心环节创新突破,布局建设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支撑。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造,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推进企业上云计划,分行业分领域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构建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提升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水平。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初或立项之前,由科研团队与单位之间签订协议,明确知识产权处置办法和科技成果股权分配比例,在收益分配上充分体现知识和创新的价值,财政、税务、审计、考核等部门形成合力,确保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六)优化发展环境,协同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目标,把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整合规范,强化政策的协同配合作用,狠抓政策落实落地。重点在推进减税降费、改进审批服务、实现“一网通办”、降低融资成本、实行公正监管上下功夫。要坚决纠正变相审批、违规收费等问题。加快建设收费清单“一张网”,加大对政府部门下属单位收费和公共服务领域收费监督检查力度。简化审批优化服务。推进“一网通办”,真正让各级政务网惠企、惠民。

大力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支持现代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互动的产业生态圈,发挥现代金融的资本媒介功能、跨期风险配置、财富管理、并购重组和高效支付服务等功能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探索保险、IPO等现代金融发展模式。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积极推广“智慧县域+普惠金融”,健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奖补机制,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不断壮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各层次人才队伍。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我省紧缺人才清单,编制并按年度发布紧缺人才专业和职业目录。搭建产业人才需求征集平台,完善人才需求机制。引导高等院校按照就业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做好企业家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中高端技能人才等“三类人才”引进政策落实。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能力建设,为各类人才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提供最优的发展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