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2020年·第五期《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 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当前位置: 首页>陕西经济研究 > 文章浏览

2020年·第五期《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 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时间: 2020-12-14 09:16

一、新时代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基本要求

(一)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前提,就是要建立权利平等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孕育的市场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我国1亿多市场主体中,既有在经济社会承担“顶梁柱”的国有企业,也有在创新领域发挥“突击队”的民营企业,还有众多铺天盖地的个体工商户。尽管出现了“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的主体,但建立权利平等的制度体系,就是对任何类型、任何行业、任何规模的企业而言,不论出身、无论大小,在保护、监管、准入中无差别对待,对其市场地位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促进各类企业蓬勃成长。

(二)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关键,就是要推进机会平等的发展路径。企业是市场的“子女”,在成长问题上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赋予的机会也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获得竞争优势或者处于竞争劣势,当然更不能设置各种障碍。促进市场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就是要平等对待这些“子女”,坚持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保证市场进入公平、竞争机会公平、竞争过程公平,并在这种自由竞争、平等竞争中由市场最终选择“好孩子”“优等生”“高材生”。

(三)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保障,就是要涵养规则平等的市场生态体系。市场主体规则平等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任何一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竞争机会均等、权利与义务关系对等。如果把市场经济比作一个孵箱,孵箱里的鸡蛋要孵化企业,那么涵养规则生态就是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制定好“游戏规则”,始终保持“恒温恒湿”,让所有创新想法和项目“破壳而出”。通过强化趋势研判、战略落实、政策协调、项目攻坚,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更多企业家想“孵化”、能“孵化”、易“孵化”。

二、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现状分析

近年来,西咸新区围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基本要求,在落实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全力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一是以“送政策”为先导,做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心人”。出台《西咸新区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西咸新区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奖补政策》等,推动优惠政策兑现常态化,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服务,把对企业的“心意”转化为发展的动能。

二是以“优环境”为重点,当好服务企业的“热心人”。把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3450”“八办”“三同四化”改革,对重点企业开展“保姆式”的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让企业真正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三是以“搭平台”为契机,努力成为企业的“知心人”。 举办“我和西咸的故事”分享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既坦荡真诚、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又清白纯洁、守住底线、把握分寸,解决企业难题。

四是以“强服务”为举措,做好培育企业的“贴心人”。规划中小企业园,建设多种规格和使用功能的标准厂房,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实现拎包入驻、快速投产,让企业来了就舍不得走。

然而,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对照省委、市委追赶超越的目标要求,对照标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对照新区企业和群众的美好期待,我们也应该看到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新区对企业的人才、科研、金融等服务方面缺乏“一企一策”针对性方案,差异化、定点化保障支持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对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找的还不准,缺乏“发展之招”、遇事“老方一帖”,支持政策上缺乏系统性、创新性研究;一些基层单位、窗口单位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不高,在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性上还有较大空间;新区个别部门和领导干部与企业、企业家之间“清而不亲”,还未做到交而有法、交而有方、交而有界。此外,在疫情后对“小店经济”关注和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三、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意见建议

(一)转变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认识,以“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市场思维”,建设有态度、有速度、有温度的政府

用户思维即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善于站在企业角度去制定政策,流程再造、自我加压,以专业精神、专业品质提供全周期、可持续、接地气的服务,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产品思维即政府作为一级组织,要在内部机构、层级和职能明晰的情况下,善于在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借鉴和配置创新资源,推进上下左右机制创新、内部效能提升创新、活动品牌价值创新,推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迭代,特别是要把出台的各类规划、文件、政策能作为“产品”,既要考虑超前性、科学性、持续性,也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不做“无用产品”“残次产品”;市场思维即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老百姓勤劳之手、企业创新之手,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与此同时,要视企业家为一条船上的“渡船人”,可倾诉、可依靠、可信赖的“娘家人”,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从“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如何做好落实兜底”全面调研梳理,进一步打破常规、突破创新,用生态思维、平台思维寻找结合点,高点站位,融入场景,因地、因时、因事、因人施策,无边界沟通,同理心表达,形成“宁可前进一步临时越位、绝不退缩半分缺位误事”的行动自觉和协同机制,倾力为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扫除障碍,做到同舟共济、携手发展。

(二)转变对企业和企业家思考的角度,从“企业需要什么”入手,与企业建立“命运共同体”

一是要将企业家作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角”和“名角”。在新区层面建立委领导联系企业和商会、协会常态化机制,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为企业战略合作签约、项目开工投产、新产品下线等关键环节提供“站台”服务,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要为企业当好“服务员”,随时随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善于与企业家交朋友。各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充分用好“电小二”平台、“一对一”帮扶机制,集中公开和推送涉企政策信息,为企业家学习交流提供即时性、个性化、全天候服务,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建立与企业家直通车联系机制。三是鼓励企业家咨政建言。设立“西咸新区企业家宣传月”,每年年初召开新区企业家大会,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和“金点子”研讨会,对优秀方案和建议可由相关部门论证后给予“一企一策”支持。组建西咸新区企业家顾问团,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发展顾问”,参与有关经济政策、规划方案制订,出(列)席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等重要会议。探索实施知名企业家、外籍企业家到新区部门或新城(园办)挂(兼)职,比如,可邀请宝能、恒大、三一重工、东岭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新区(城)招商部门兼职,充分利用企业家各类社会资源、人脉资源、经济资源,扩大新区招商“朋友圈”。四是完善容新容缺容错机制。对企业家敢为人先的一些创新行为给予足够宽容理解。市场监管部门可针对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审慎监管机制,推进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良性互动。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产品周期的补偿或补贴机制,让企业家放开干、加油干。

(三)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和企业家成长壮大,从“我们能提供什么”出发,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长效激励机制

一是多方激励企业家。可设立“西咸功勋企业家”“未来之星”奖,新区组织和发改部门可定期组织评选、通报表扬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每年重奖对新区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奖金直接打入企业家个人账户。在政策兑现中,对投资体量大、发展规模大、税收贡献大的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奖励要一步到位;对其他类型企业要根据发展阶段,综合整体发展速度、产业链成熟度等逐步兑现。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措施直接惠及企业。同时,可根据企业需求组织顶级专家〔比如,中国(西咸)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研究院的大腕大咖〕深入企业开展问诊把脉,努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二是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新区宣传部门可组织优秀企业家成立宣讲团,与领导干部“面对面”交流体会、分享经验。建立新区优秀企业新闻发布制度,推出“年度西咸企业家风云榜”,策划推出一批反映新区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歌曲、短片、图书和应用展示场景,梳理总结企业家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并巡展巡播,凝聚创新创业正能量。三是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各级执法部门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家庭成员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财产的案件进行督办,维护做企业、实体的恒心和定力,可在重点企业设置综治、公安派出“点”,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安心经营。四是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结合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视察讲话精神,对标全球城市未来演变态势和新区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区发改部门要进一步梳理修订精准惠企政策,出台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若干意见。同时可设立综合性企业维权中心,在产权保护、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为企业家提供法律帮助和维权保护。五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可由新区营商办牵头,以企业和企业家合理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点菜、政府下单”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治站位、思想观念、工作标准、服务水平、路径方法、创新能力上不断提升。试点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进面向企业和企业家服务流程再造,建设“秒批”制度,每季度由新区考核部门开展企业家政务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不断提升谋划工作的高度、深度和精度。六是实行顶格解决、顶格服务、顶格推进制度。建立新区委领导牵头、改创部门主管、相关部门联动的协同解决机制,对审批、融资、上市等涉企发展重大问题建立“一企一档”,实行挂牌督办。建立大中小微企业分类分层服务机制,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政策、培育路径、奖励方式,要动态整体谋划、创新实践、先行先试;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发展“小店经济”。进一步完善企业联络员制度,做好难题收集、联络协调、服务代办等工作,发挥新区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第三方“外脑”作用,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决策和发展提供服务。

(四)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全区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心关爱企业家浓厚氛围

一是提高优秀企业家社会地位。新区政务服务部门试点发放“新区企业家服务一卡通”,优秀企业家可凭卡在新区医疗机构享受便捷通道服务,每年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可在新区中心医院免费体检,在子女入学、企业入园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对企业引进的高管团队和特殊紧缺人才给予政策扶持和激励。二是给予优秀企业家政治荣誉。新区组织(统战)部门优先推荐优秀企业家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或中央、省级、市级荣誉称号候选人,优先推荐担任全国及全省、全市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职务,提高企业家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感。三是大力提升企业家业务素养。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新区组织、改创部门可每年选派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专题学习,在新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探索开展“民企大讲堂”,聘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就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为新区培养一批具有大局视野、前瞻思维、杰出才能的企业领军人才。四是大力培植青年企业家。建立新区青年企业家培养机制,每年选拔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实践锻炼,选择国内知名企业家担任新区青年企业家导师,发挥对青年企业家“传帮带”作用,由新区双创办、人才办和团工委搭建海内外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交流平台,鼓励回区创新创业。五是强化企业家与高校院所合作。在丝路科创谷筹建“丝路企业家大学”,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鼓励企业与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农等知名高校开展定向培养、联合攻关,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比如,由新区搭桥牵线,鼓励宝能和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领域与西安交大、西工大等“强强联合”,开展前沿领域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六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新区纪检监察部门可推行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鼓励新区各级干部光明磊落同企业家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综合运用党内监督、政务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收集涉企问题线索,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积极回应企业家关切诉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