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登录 | 注册
字号: 打印
分享:

2021年·第二期《推动榆林牧草产业现代化 建设辐射五省的国家级饲草战略储备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陕西经济研究 > 文章浏览

2021年·第二期《推动榆林牧草产业现代化 建设辐射五省的国家级饲草战略储备基地》

时间: 2021-07-22 10:05

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交汇,农业条件得天独厚,草原游牧文化与黄土农耕文化和谐交融。早在秦汉时期,榆林就以“水草丰美,土宜畜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和“畜牧为天下饶”而闻名。改革开放以后榆林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全市羊、猪、牛、家禽饲养量(统计数字)分别为946万只、222.7万头、25.3万头、1174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4万吨、7.1万吨、7.4万吨。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154.13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1.8%,占大农业总产值31.8%,占全省畜牧业产值17.3%,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建成6个省级肉羊基地县、5个百万只养羊大县、3210万只养羊大镇、185个万只养羊示范村,羊子饲养量和产值稳居全省第一,成为全国优质绒山羊生产基地陕西省肉羊生产基地、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认证“横山羊肉”、“靖边羊肉”、“定边羊肉”3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养殖业和饲草饲料的供求矛盾成为摆在榆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前进道路上的新课题。

一、榆林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全市人工饲草保留面积约420万亩(其中:紫花苜蓿近300万亩、沙打旺、草木栖、燕麦草等120余万亩)、测产苜蓿平均亩产风干草400千克,其他亩产风干草200~300千克,总产草能力约145万吨(苜蓿120万吨,其他25万吨)。2019年,农业农村部门统计,青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为11.22万亩,平均单产7.5吨(鲜重),折风干草1.5吨(干物质占20%计算),可生产饲草17万吨。

全市粮食作物总播面积为1090.9万亩(其中:玉米407.6万亩,小杂粮318.0万亩,大豆107.7万亩,马铃薯252.8万亩,其他4.8万亩),粮食总产265.5万吨(其中:玉米145.1万吨、马铃薯60.9万吨、小杂粮42.9万吨、大豆13.6万吨、其他3.0万吨);油料作物89.2万亩(其中:花生23.3万亩、葵花籽18.6万亩、油菜等47.3万亩),总产量11.9万吨(其中:花生4.5万吨、葵花籽3.2万吨、其他4.2万吨)。按照原农业部关于印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工程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农计发[2017106号)提供参数,结合榆林实际测算,全市2020年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约为420万吨(粮草比为1:1.6),实际饲料化利用19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45%);同时,可生产副产品60万吨(占粮食产量20%)

全市现有拧条、紫穗槐等灌木林地1000余万亩,每亩提供可利用饲草100 千克计算,年可生产饲草约100万吨。    以上五项合计,全市2020年饲草生产能力约为669万吨(其中:天然草地200万吨,人工草地145万吨,专用饲料作物17万吨,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饲料250万吨,灌木林饲料化100万吨)。同时,玉米、豆类等产量中35%用于羊饲料,计57.7万吨。

二、牧草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规划,牧草发展整体失衡。全市牧草种植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北部县区,缺乏对牧草种植的土地规划和土壤改良,北部天然草地面临退化风险。没有出台与畜牧产业相匹配的牧草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畜牧业发展以家庭规模养殖为主,饲料以秸秆和玉米为主,消耗不完本地优质苜蓿,导致我市出现优质苜蓿外销,普通饲料如花生秧、葵花托及羊草从河南、山东、内蒙、东北等省份调入的局面。

(二)技术人员匮乏,牧草种植水平不高。本轮机构改革将市草原站由原畜牧局划转入市林草局,但市畜牧局因为专业归口还保留人工种草业务,目前省市县三级天然和人工牧草工作还尚未捋顺,市内饲草产业人才还不能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市内除榆林市大地种业公司具有国内领先的牧草种植技术和规模外,很多饲草企业对牧草生长和适应性还不了解,田间管理不规范,种植、收储水平不高。同时被视为衡量地方牧草产业研究水平的草种生产能力几乎停滞。

(三)畜牧业发展迅猛,草畜矛盾日益突出。2020全市草食家畜饲草需求量为462.16万吨;全市羊子、牛、生猪、家禽精饲料需求为297.64万吨(折饲料粮208.35万吨)。2020年全市饲草生产能力为669万吨,饲料粮130余万吨。饲草富余206.84万吨,但精饲料已出现78.35万吨缺口。到2025年,全市饲草需求量为910万吨,精饲料需求为490万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缺口241万吨、213万吨。全市优质饲草平衡两年内将被打破,畜牧产业将出现饲草饲料大范围短缺。

(四)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面临考验。我市南部山区干旱少雨、土壤肥力较低;北部地区存在地下水位下降,灌溉成本上升问题。随着全市牲畜养殖数量提升,饲草饲料的供需紧张必将导致养殖成本增加,造成人工和天然草地植被加速破坏,使榆林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面临巨大考研。

三、牧草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科学规划榆林牧草产业发展。榆林的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托现代的牧草产业,必须坚持人不负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必不负人的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创新在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饲草饲料供给为目标,科学规划榆林牧草产业,建立“北主南辅一中心”的饲草种植空间布局。北主:北部草滩区建成全市优质饲草核心种植供应产业带,形成天然草原和人工种草协同发展局面,设立全国优质饲草饲草籽种植区。南辅:划定南部丘陵沟壑区为特色饲草种植区,大面积改造撂荒宽幅梯田,形成南部牧草产业集群。一基地: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国家级饲草战略储备基地。

(二)科学开发草原资源。根据榆林《农业用地情况统计》,2019年全市有草地2335.58万亩,其中可利用未改良天然牧草地和其他草地面积为1600万亩左右,按照亩产风干草90千克计算,年产草能力约140万吨。但这部分牧草受封山禁牧、收获成本过高等影响利用率仅30%左右。应该科学制定榆林草原开发计划,释放千万亩草原的畜牧承载潜力。

(三)推行高产优质牧草战略。2020年榆林共生产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145万吨,实际消耗277.3万吨,缺口达132.3万吨。预计2025年全市优质牧草缺口将达到546万吨!必须依托国家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按照“集中连片、草畜结合、示范带动、标准化、高水肥、高产量、高质量”要求,全力推动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引进燕麦、羊草和芦草等提高和充实榆林优质牧草品种,力争使全市高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不低于600万亩。

(四)实施“粮改饲”工作。实施“以饲(草)代粮”和“以饲(草)增粮”战略,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开展“粮改饲”的政策机遇,重点扩大青贮玉米、甜高粱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使粮改饲面积基本稳定在50万亩。

(五)全面提升牧草产业现代化水平。与中省有关科研单位共同建立西北新型牧草研究中心,把国内一流的饲草专业人才、技术和品种引进榆林,推动榆林牧草产业研发和种植水平。提升牧草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使全市牧草生产加工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六)多渠道拓宽牧草种植区域。充分利用煤炭采空区面积,把煤炭采空区治理和林草基地建设相结合,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煤矿疏干水灌溉利用;探索南部山区百万亩苹果园发展林下种草;探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和河道滩地的牧草化治理;开发境内广阔的湿地和盐碱地,大面积种植耐盐碱和的牧草改良。

(七)加强草产品的质量监督及安全监测。牧草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和贮藏等环节的卫生安全状况决定了牧草的品质,必须要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科学的生产规范。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榆林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完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制定草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管理。

(八)建立健全草产品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农牧业信息化对推进草产品产业化经营,建设草产品市场服务体系,提高草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发展是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榆林牧草与畜牧产业的现代化联动,必须依靠广泛的数字化大数据和人工职能应用,才能切实推动数字化创新和扩大榆林畜牧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牧和饲草产品的线上交易,推动榆林畜牧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为榆林建设发展中国“畜牧之都”奠定数字化基础。

(九)设立榆林国家级饲草料战略储备基地。榆林已初步形成“四纵四横一环”的高速路网格局,全市公路总里程32535公里,高速公路1145公里,铁路总里程1369公里,总里程和人均里程均居全省首位。2019年榆林公路运输货运量28799万吨,铁路货运量19166.12万吨。从数据看榆林的货运基本以净输出为主,空载返程铁路和公路运力大约四亿吨,其中铁路运力2亿吨,这部分返程运力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可以将东南部甚至国外进口的饲草饲料运回榆林,再辐射内蒙、宁夏、甘肃和我省延安等重要养殖区域,从而搭建一条以榆林为关键节点城市的东西部饲草料大动脉,将榆林打造为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国家级饲草料战略储备基地。同时榆林海关也可以发挥保税区优势,助力榆林成为国内进口优质牧草价格洼地,增强饲草战略储备基地的核心竞争力。而国家饲草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也将为我市及周边省市畜牧区应对牧草减产危害提供充分的保障,最大程度调节和稳定牧草价格。(作者系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高腾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11 陕ICP备16007530号 陕公安备案号: 61010202000195

altalt alt